原标题:外媒看松桃|​【贵州日报】​叶昌庭荣登中国好人榜等五则

【贵州日报】叶昌庭荣登中国好人榜

本报讯 (通讯员 胡伟)10月31日,中央文明办在江苏连云港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松桃自治县正大镇长征村支书叶昌庭因兑现了5年前上任时的承诺:5年内让村民收入翻一番,荣获“诚实守信”类好人殊荣,荣登2018年10月“中国好人榜”。

自2013年担任村支书以来,叶昌庭把自家的200万元积蓄全部投入村集体经济,引进福农鑫农牧科技公司,统一开发村里荒山闲土,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产业园参与分红。现已建成5600亩油茶示范基地、4.6公里观光木栈道、15间小木屋、6栋小别墅、2.5公里沿湖休闲自行车道、10余亩格桑花海,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如今,长征村11名特困村民在园区打工,实现就地脱贫;去年,村人均收入达13860元,比5年前翻了一番多;近3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630余万元。

    链接:https://szb.gzrbs.com.cn/gzrb/gzrb/rb/20181108/Articel16010JQ.htm

【铜仁日报】松桃处理“养鸭粪便污染河道”信访件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李恬)11月7日,松桃自治县接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信访件,信访件反映“盘信镇弹塘村白果坝往上走大概2公里左右,有人在河道用石头围起一堵墙养鸭子,鸭子产生的粪便污染河道”。接到转办信访件后,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班进行核查、处理。市政协副主席、松桃自治县委书记冉晓东,松桃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龙群跃等领导时刻关注信访件处理进程,通过暗访、调研等方式到现场了解信访件办理情况。

     专案组根据信访件反映的情况到现场进行调查,该区域内确实存在一养鸭场,位于该县盘信镇麦地村一组,建有16栋圈舍和一个水塘,水塘是2016年冬天养殖场在河道中间筑了一条坝所形成的。经过核查得知,该养殖场已经关停,今年9月20日,在得到该养殖场负责人同意后,已将8000羽野鸭转移,在转移过程中有35羽野鸭逃脱。因为水塘面积较宽,35羽野鸭相对污染较小,11月7日,接到信访转办件后,相关部门到关停的养殖点把35羽野鸭全部移走,县环保局技术人员取水抽样检查,该水源的水质达到三类标准。

   针对闲置下来的场地,盘信镇党委、政府与养殖场负责人以及村两委协商,已经达成一致意见,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后续环境维护问题,将养殖场场地最大化地利用起来建立湿地森林公园,坚决打赢环境保护攻坚战,维护百姓利益。

   随着七星生态养殖场的关停,长期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对这一处理结果表示满意。11月10日,笔者到养殖场附近的麦地村走访,看到有的村民在洗菜、洗衣。正在河里洗菜的麦地村村民杨珍英说:“以前鸭场开起,就是这个水有些脏,还有臭味,现在鸭场关闭了,比以前好得多。”

   链接:https://szb.trxw.gov.cn/epaper/uniflows/html/2018/11/13/01/01_60.htm

【铜仁日报】松桃人民医院召开医患关系座谈会

本报讯(刘学英文/图)10月29日,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召开医患关系座谈会,聆听患者和家属的意见,着力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医院

领导与来自临床各科室的患者及患者家属近40名代表座谈。

会上,患者及家属纷纷畅所欲言,有“指名道姓”对医务人员和科室提出表扬的,也有对护理服务质量、诊疗技术的提高及医院设施设备等方面提出意见的。

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院长石爱军耐心聆听,详细作下记录,并现场予以回复。石爱军要求,相关科室要做好意见收集整理工作,会后要组织相关职能科室讨论、研究解决方案,并严格落实整改计划,力求整改到位,让患者能安心就医、舒心就医。

一年2次的医患关系座谈会,既是医患双方沟通的桥梁,也是医院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重要体现,通过聆听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建议,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链接:https://szb.trxw.gov.cn/epaper/uniflows/html/2018/11/13/05/05_38.htm

【铜仁日报】松桃全力推进污染源治理

本报讯(石寰)近年来,我市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为目标,以改善区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将污染源治理工程作为重要抓手,全力实施松桃自治县锰污染整治工程,切实改善松桃河水体水质,实现松桃河干流、支流水体及断面水质整体好转。

牵头制订《松桃锰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委托省环科院编制《松桃锰污染综合防洽工作方案》,委托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编制《松桃自治县涉锰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暨行动计划》,明确年度治理目标、季度进度要求和具体措施,实行“挂图作战”,确保取得实效。

对松桃河流域全域内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涉及的企业,制定“一厂一策”整改方案,对10家电解锰企业安装了废水氨氮处理设施,同时完成老卜茨水丼污水处理站扩建工程并投入运行,松桃流域水体整体好转,木溪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按照“以消定产、控制总量、杜绝增量、消化存量”工作思路,抓紧推逬“二井四库”治理工作,文山水井3条故障处理设施系统全部恢复正常运行;按照“以消定产、产消一体”工作要求,大力推进锰渣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扩充中科见地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产能,新建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消纳武陵锰业所产生的锰渣,加快完成8条透水砖生产线建设。

积极建设生态环保大数据平台,在巴汤湾渣库设置2个远程视频监控点,深入开展松桃自治县电解锰企业集中区域3D建模基础工作;拟建设15个断面水质自动站,将松桃河数据接入生态环保大数据平台,逬一步提升监管效能。

 链接:https://szb.trxw.gov.cn/epaper/uniflows/html/2018/11/12/01/01_52.htm

【铜仁日报】松桃县委党校:拧紧“七道关口”筑牢意识形态

今年以来,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党校紧紧聚焦抓好主业主课,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拧紧“七道关口”,认真做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进课堂、生动进教材、扎实进头脑工作,确保贯彻好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抓实组织保障。根据工作要求和人员变动,及时成立和调整了由常务副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专人进行办公,强化了组织保障、阵地保障、人员保障,压实压细了意识形态领导责任制,切实确保党校意识形态工作“无灰色”,让党的旗帜在党校上空高高飘扬。

      织牢制度建设。制度的建立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的重要保障。松桃县委党校立足党校实际,制定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了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室)责任人、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确定了监督考核与责任追究的内容和方法,为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强化学习工程。通过扎实谋划、认真实施中心组学习、政治业务学习和党支部三会一课计划,并通过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等网络载体,引领全体教职工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值得注意的焦点问题、需要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点,要求教职工从讲政治战略高度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

      精心筹备课件。根据不同时期的培训任务,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全校教职工召开相关专题试讲会,在试听、评议把关的基础上进行打磨,最后纳入课件储备库,着力打造好党校特色意识形态教育精品课。同时,建立教师授课评估制度,由学员对授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方法技巧、受益程度等进行量化打分并广泛征求意见,及时收集整理并反馈给授课教师,逐步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坚守思想阵地。深入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组织系列宣讲,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期搭平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扩大党校的理论影响力和思想引领力。今年上半年,获得省党建研究会批复课题立项3个、省委党校批复课题立项3个、市委党校批复课题立项1个,完成送课下乡专题14个,开展送党课“七进”36场次。

突出培训内容。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性修养、党风廉政建设、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新修订《党章》等内容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课程,纳入各类培训班次,引导党员干部学而思、学而信、学而行。

加强学员管理。松桃县委党校坚持党校讲台有纪律、校园生活有规矩的原则,教育引导学员自觉遵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言论在党校发生,积极维护党的形象。

松桃县委党校拧紧“七道关口”筑牢意识形态,切实提高了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和水平,开创了全县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链接:https://szb.trxw.gov.cn/epaper/uniflows/html/2018/11/10/03/03_54.htm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