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煤灰撲一臉,雨天煤泥濺一身,過去我每天騎摩托車上班,這一路幾十家煤坪,不曉得喫多少煤到肚子裏去了。現在全關了,路面露出原有的水泥白了,我每天敢穿白襯衫上班了。”11月12日,家住耒陽市水東江街道竹市片白石村的李選德像往常一樣騎車去10公里外的經濟開發區上班,他一路走一路介紹着今年以來沿途的喜人變化。

這變化正是耒陽市水東江片區煤坪整體搬遷整治的成效。今年來,耒陽把污染治理列入全市“六大行動”工程計劃來抓,全面落實上級環保督查整改任務,全力抓好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在發展增量的同時更要質量,以“綠水青山”爲重心,堅決打好污染治理攻堅戰。

今年來,該市先後印發了“2018年污染防治‘水、氣、土’實施方案及‘夏季攻勢’項目清單”及“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並將環境保護考覈納入年度績效考覈,形成人人共抓大保護的良好局面。

據介紹,在去年的衡陽市環境空氣質量考覈中,耒陽環境空氣質量均未達到考覈目標,今年1月份更是被省環保廳下達警示函,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嚴峻。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該市立即採取強力措施,從工業廢氣污染防治、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揚塵污染防治、散煤焚燒、磚瓦行業整治等方面着手突破。開展電力、冶煉、水泥等重點行業廢氣污染治理,對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提標,實施了大唐耒陽發電廠和耒楊綜合利用發電廠超低排放改造、耒陽南方水泥窯頭窯尾除塵升級改造、水泥行業清潔生產等重點項目,完成了598臺黃標車淘汰;結合城市環境綜合治理“百日攻堅戰”,城區全面實現禁燃禁放,對水東江片區42處煤坪進行整體搬遷,消除了該區域以往煤塵飛揚的現象;對建成區範圍內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進行了摸排整治,至去年底完成77臺燃煤小鍋爐淘汰,今年在鞏固已完成淘汰改造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成果的基礎上,新摸排12臺現已完成其中7臺;還對城市建成區範圍內磚瓦廠及黏土製磚企業進行關閉取締,43家粘土磚廠取締關閉,32家合法磚廠進行了整治。

同時,耒陽市堅持以“一號重點工程”爲核心開展“碧水保衛戰”,深入開展湘江保護和治理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結合“河長制”,推進耒陽市城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整治。在市財政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投入2000萬資金,規範化基礎設施,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巡查監測力度、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啓動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工作、全面推進河長制。

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推進“淨土保衛戰”也火熱進行。通過實施“十二五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該市對涉重金屬產業結構進行了調整,關閉整合涉重企業36家,規劃建設大市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所有涉重企業搬遷入園,並進一步開展重金屬污染歷史遺留問題處置,消除了重金屬污染安全隱患。該市還嚴厲打擊非法開採洗選錳礦、鎢礦、油泥、大理石等行爲,對非煤礦產開採行業進行規範化整治,截至目前共關閉整治企業80餘家。在此基礎上,開展礦產開採生態復綠工作,大力推動植樹造林、植被恢復,逐步實現“天藍、地綠、水清”目標。

據悉,今年開展污染攻堅專項整治工作以來,耒陽市大氣環境空氣質量逐月變好,在全省空氣質量排名中一躍上升30餘位,大氣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成效顯著,人居環境有效改善,市民幸福指數逐日攀升。(資一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