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527字,大概5分鐘讀完。

  A股週二擺脫外盤大跌影響,三大股指全線低開高走,滬指收盤上漲0.93%,深成指上漲1.68%,創業板指上漲1.70%。市場成交量顯著放大,兩市合計成交4556億元,行業板塊全線上揚,上百隻股票漲停。

  這兩天央行、國務院、證監會、發改委、財政部等集體公開釋放重磅利好,全力支持民企。市場的回購新規大改、再融資時隔期限縮短等等一系列措施接二連三而至,利好出爐之快,可以看出管理層爲成功救起民企,爲A股“託底”助力,正在積極出謀劃策。

  管理層連放猛招爲A股“託底”,能否應聲開啓新一輪漲勢,加速A股牛市的到來?私募排排網對此展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1.82%的私募認爲在多項利好政策下,會有一定的修復行情,能加速開啓新一輪漲勢的到來。另外18.18%的私募認爲市場有自身運行節奏,政策利好能否催生漲勢並不確定。

  在管理層利好政策的百般呵護下,A股能否應聲開啓新一輪漲勢?回購政策持續寬鬆下又有哪些機會和風險值得關注?針對這些問題私募排排網還採訪了高溪資產合夥人陳繼豪、巨澤資本董事長馬澄、德海資本總經理張波、資深私募人士陳熙偉、君茂資本合夥人莊嘉鵬。

  超八成私募認爲短期會有修復行情

  高層頻繁亮出大招來拯救市場和民企,政策已經非常明確,在監管層不斷利好刺激下,能否加速A股開啓新一輪牛市的到來?對此德海資本總經理張波在接受私募排排網採訪時表示,短期能開啓新一輪漲勢,目前整個指數的跌幅比較大,很多主要原因在於業績下滑,質押比例過高,金融政策支持少。如果是能改善的話那麼首先有助於改善業績,其次股權質押現在已經在根本程度上有緩解,而對於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也會進一步出臺,這些都使得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流動性會有大大的改善,所以短期會有修復的行情。但中期來看仍然會面臨衆多不確定性,貿易戰的影響,經濟下滑的情況下很多企業持續業績表現的能力,這些都會在明年持續觀察。

  高溪資產合夥人陳繼豪認爲,顯然政策的回暖有利於行情的企穩,對於有些上市公司,尤其是處於質押風險中的公司,政策的實施等於挽救了即將出現系統性危機的災難,這對中小股民來說是重大利好。我們也注意到最近包括殼資源都有了不錯的漲幅,但我們也看到,像長生生物這樣的即將退市的公司也出現連續漲停,就顯得與管理層的初衷相違背了。投機的成分佔據主導,對中小投資者來說參與炒作可能會被收割。而能回購的上市公司顯然是對自己公司的前途抱有信心的,這樣的公司我們會持續關注,尤其是回購比例以及回購價格,這對中小投資者來說非常重要。

  陳繼豪認爲,政策的制定體現了管理層呵護市場,尤其中小板創業板之所以最近兩年業績增速滑坡,就是因爲外延式購併被禁止了。現在如果能加快重組,業績增速會加快。有不少企業本來業績較好,被一路向下殺估值到低位,大股東面臨質押爆倉風險,以前這就是拖累大盤的原因。現在這些不利因素基本消除了,民營小盤股將從歷史估值底部繼續恢復性上漲。

  資深私募人士陳熙偉介紹,要看一步走一步,目前小票已經跌得比較多了,盤子也已經比較輕了,隨着政策逐漸加大支持併購的力度,從期望上來說,ST股始終還是沒法和中小創比,從效率上來說,激活的標的也將大概率按微小盤,小盤,中小盤,最後纔是大盤股。最終能看到大盤股被激活,大中小板塊聯動起來,才能說市場紮好了“馬步”。中小創板塊被激活,可以理解爲“題材”的期望被激活,也從側面反映市場與資金對題材比較敏感,以中小創這些比較輕的盤子作爲切入點,激活市場人氣與關注,這個結果也是市場監管層鼓勵併購重組政策的一個積極信號,開個好頭比什麼都重要。

  君茂資本合夥人莊嘉鵬在接受私募排排網採訪時表示,目前管理層對市場呵護的態度非常明顯,在上週五銀行股大跌後,週末立刻對市場擔憂的問題展開說明。市場估值在低位,加上管理層的態度,近期市場的交易量和人氣得到明顯的恢復。雖然短期內出現了炒作垃圾股的現象,但監管層並沒有出手干預,底部有可能會提前到來。

  巨澤資本董事長馬澄則認爲,這些政策措施,均是解決股權質押問題,更是穩定、利好股市的。不過,雖然政策底已確定,但市場有自身運行節奏,股指未能明確突破上層壓力之前,反覆在所難免,要開啓新的一輪漲勢,還需要增量資金的推升。

  回購政策寬鬆的背後有哪些機會與風險?

  這次回購制度進一步放寬,堪稱史上最強,上市公司甚至可以一邊融資一邊回購,讓上市公司本身買入自己的股份,鼓勵產業資本真金白銀入市,同時也對萬億級的再融資業務大幅放寬,大幅減少企業融資間隔期限,那麼寬鬆的回購制度下有什麼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呢?

  對此張波認爲,回購應該對市場影響比較小,中國上市公司除了很少的優質藍籌股外,大部分估值都比較高,而且沒有很好的分紅,回購對於上市公司只有短期的影響,另外再融資政策放開,這個是實實在在的利好,上市公司的融資節奏會加快,有利於上市公司化解目前的各類風險。

  陳繼豪向私募排排網介紹,管理層爲了穩定股市竭盡所能呵護,當前市場熱點在超跌反彈的垃圾股上,這些股票受遊資攻擊還有繼續向上的動能。當前最大的風險點在於之前跌幅不大的優質股上,一旦抱團鬆動,補跌在所難免。所以在整體弱勢條件下,風格的轉化也是市場自身運行的需要。

  莊嘉鵬認爲,回購在成熟市場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特別是當業務不需要或無法再繼續擴張的時候,多餘的資金如果不能夠給股東繼續帶來超額收益,那麼回購和分紅會比盲目擴張帶來更好的投資效果。當企業的盈利能力足夠強且股價足夠低估,特別是股價低於淨資產的時候,回購會帶來立竿見影的收益。回購的本質和投資一樣,如果公司的股價過高或者盈利能力弱,那麼回購除了噱頭以外也不會帶明顯的好處,與此同時還要擔心由於回購帶來的負債率上升的問題。

  馬澄表示,高層頻繁亮出大招實質是拯救市場和民企,那麼增量的真金白銀也有望紛至沓來,中期震盪上行觀點保持不變。當前指數也是震盪中修復超跌階段,超跌低價股、等題材在短線遊資繼續興風作浪中亢奮起來,但不管什麼時候出現的活躍題材概念,市場資金都是圍繞超跌低價政策題材來做深入挖掘的,後市還需以篩選個股行情爲主。而近期連續炒作火熱的創投、殼資源高位過熱品種,這個時候沒必要去接力,階段還會反覆活躍但也要注意隨時分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