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夏這一天,喫上一碗香噴噴的油飯、喝上一碗石筍龍骨湯,是新羅區家家戶戶都要備上的美食。爲什麼龍巖人立夏要喫油飯和石筍湯呢。

又到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立夏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新羅區

立夏這一天,喫上一碗香噴噴的油飯、喝上一碗石筍龍骨湯,是新羅區家家戶戶都要備上的美食。

爲什麼龍巖人立夏要喫油飯和石筍湯呢?根據龍巖一些老人家的說法,這個要從舊時農村的物質生活現狀說起哦!

正如龍巖的一句諺語所說:“窮年苦節豐蔬七月半。”這裏的“年”指的是過年,節指的是“端午節”,“豐蔬”指的是豐盛的宴席。過去的龍巖,和中國大多數地方一樣,以農業生產爲經濟的主要來源。農戶過年的時候,交完租子,付完各種支出後,所剩無幾,只好過個“窮年”。進入農曆四、五月份,新種的水稻、菜蔬還沒有長成,年後纔開始養的雞鴨也還沒有長大。特別是端午前後,家中的存糧也差不多告罄,那段時間是一年中最苦的。只有到了農曆七月半,田裏的作物才大收成,那時,農戶才能高高興興地在家喫上“豐蔬”。

立夏時分,剛好是進入青黃不接的時候。此時做油飯喫,能夠補充肚子裏的“油水”。但是更重要的是,“油”寓意着富有、飽足,喫油飯有祈禱一年物質豐盈,生活飽足的寓意。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爲,油飯是用糯米做的,糯米很容易將豬肉、蔥花等美味粘合在一起,寓意着做事容易,心想事成。

時值石筍旺季,油水豐足的油飯,配上清淡爽口的石筍湯,美味難以形容。一些龍巖老年人回憶道:“過去沒有好喫的,我們一年到頭就在等着這一頓呢!”

關於油飯,流傳於抗戰時期的一首龍巖童謠:“圓仔湯,鏘鏘滾,中國打日本,日本死到光,中國喫油飯……”念起來朗朗上口,大快人心。

日本侵略者消滅了,中國人能喫上油飯,可見,油飯在龍巖人心目中,的確是富足的標誌!

在物質匱乏的時代,油飯是相對奢侈的食品。一些比較窮苦的人家,立夏甚至喫不起油飯。當時,有不少勤勞的農民利用旱地種植大麥,到了立夏時節,剛好收成。在龍巖人心目中,新打的麥子做的麪條,也是人間美味!有龍巖民諺說:“入夏面,新上天。”因此龍巖人立夏也有喫麪的習俗。

除了新羅區,龍巖其他縣區也有不同的立夏習俗:

永定區

在永定,每逢立夏,家家都喫雞腸面,每人都要親手揉制雞腸面。這時,老人會念叨說:“長長雞腸面,人人都要食;立夏喫了面,人人腳骨健。”希望家人喫了雞腸面,都會變得精力旺盛,身強體壯,無病消災,幹活起勁,壽命變長……

連城縣

好漢難過酷暑天”,說的是到了立夏以後,天氣日趨炎熱,古代的人爲了抵禦酷暑襲人,立夏日這天的午餐,家家戶戶必須喫號稱“三寶”的“銀豆腐”(先把柚子葉、竹葉燒成的灰摻入鹽巴用水煮沸,冷卻後倒於陶器缸內,把豆腐放入,讓其浸泡數天即成)此乃一寶;“銀灰蛋”(用黃泥土加鹽水拌勻後,把鴨蛋整個糊起來,放進缸內40天即成)此乃二寶;三寶是包子。農家人喫完它們後,據說能起到清涼解暑的保健作用。

武平縣

在武平,立夏喫狗肉早已成俗。俗語稱:“立夏喫狗,健康天下走。”當地的“乳狗肉”是大衆食品,它以乳狗肉配豆腐,加香藤根、老薑、陳皮、山藥、茴香爲佐料,用黃酒文火燜爛,食時滿室生香。

如今,中國經濟發展起來,物質不再匱乏,油飯也不再稀罕。但是,這些美好的習俗、寶貴的回憶,還是值得一代一代人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今天立夏,別忘了和家人一起享用美食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