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风格,越来越多人反而是注重起「轻装修重装饰」来。希望能在保证基础框架的前提下,通过软装来调整自己家的风格或者定位。

  问题已经简化了,却依然有人不依不饶,说自己在第一步“空盒子”上就已经毁了:

  

  

  用什么样的墙,什么样顶,什么样的地面…根本就是世纪大难题好吗?

  

  好吧,今天就准备在不谈风格的前提下,来聊聊基础框架。

  墙面,地面和天花板这三个决定了你家房子基调的三要素,要怎样调整到最佳氛围,以便实现各种风格的驾驭。

  1

  不是所有墙都要是大白墙

  大白墙确实是百搭之选。

  在你搞不定搭配这件事的时候,留白能让搭配变得更简单。

  之前我们说过配色黄金原则里的「7:2.5:0.5」,搞定2.5+0.5,显然比搞定前面的7简单太多。

  单面深色墙的魅力

  但在审美提高以后,我们往往就不满足于大白墙了。

  告诉你个秘密,在看了大量美图照片之后发现:

  

  

  深色墙面更能在第一眼就抓住你的眼球。

  

  专业点说,就是个视觉聚焦。人的眼睛往往容易被带颜色的东西所吸引。

  如果你决定用深色墙面了,那其他家具、布艺颜色就要克制,一旦超过三种,又会滋生出凌乱感,多而不精。

  不知道你看完上面的图,会不会觉得:

  

  深色墙面的空间看起来会离我们更近一些;白色墙面的空间离得远一点,有点延伸感。

  这是因为在色彩学中,白色和米色为代表的膨胀色,会让空间“显大”;

  而深色墙面一般会被看成前进色,视觉上会相对“显小”。

  那深色墙是不是就不适合运用在小空间了?

  这也是相对的。只要运用恰当,深浅对比不仅能给空间带来更多的层次感,也会让你的小家放大一倍。

  怎么做到的?

  近深远浅有延伸感,远深近浅有闭合感

  同理,运用到我们的房子里,你会发现:

  前深后浅的空间延伸感很强。实际生活中有些宝宝把玄关刷深色,客厅刷白色,当我们穿过玄关来到大厅,突然就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实就是这个理。

  而前浅后深的闭合感虽然不利于放大空间,但是若你把它运用到卧室或者书房,闭合空间倒是有个一种沉静之意。

  以上,我来总结一下墙面深浅的运用:

  深浅搭配,空间层次更强

  深色虽为前进色,却有吸睛的功效

  若想空间显大,可以利用前深后浅

  若没有把握又想尝试,记住,每个独立空间里只用一面深色墙

  墙纸图案不能乱用

  相比墙漆,有人更喜欢墙纸的省事和肌理感。

  其实墙纸的图案不能乱用,毕竟在图案上我们还是会遇到显大显小的问题。

  如下图示,你的视觉感官是不是这样:

  

  图案越大,越有近感,就越显空间小;

  图案越小,越有远感,就越显空间大。

  

  同理,我们还会发现,条纹越宽,空间也越显小。

  所以,真正使用起来还是要根据你家的空间实际情况来:

  

  家里空间比较窄或者不够大,那你只能小面积的尝试,并且只能用在窄墙那面。

  如果不小心用在了宽墙那面,那完了,你的空间只会越发显窄!

  

  如果空间方正,倒是不用太担心,用在哪面墙都OK。

  2

  天花还是浅色的好

  深色的天花板会怎么样?看完下面的对比图你也能有最直观的感受——压抑!

  这种感觉像不像你身处在一个山洞里,顶上满是黑压压的岩石向你挤压过来。

  何必呢?

  你只要踏出去,就是海阔天空。

  面对国内才2.8左右的层高,果然还是白色的顶更符合国情。

  同样,小空间里不做吊顶会更显大。我们已经无法在横向上拓展面积了,只能通过竖向来让视觉上能有所延伸。

  3

  地面配色就服它

  深色地面能带来沉稳大气的内敛感,就此得到了很多成功人士的偏爱。

  而浅色地面给人的感觉更简约温馨,也能让室内看起来采光更好一些。

  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感觉,更有利于你得出判断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地面。

  其实,地面颜色不论深浅,后期通过软装都能进行弥补。

  

  但如果你家的踢脚线用的不好,那就有点可怕了,直接给某些不可逆的地板加深一层“禁锢”,比如某些精装修的肉酱红。

  解决办法也简单,换踢脚线就可以了。

  

  方法一:换成与墙面同色。可以减少地面+踢脚线对整个空间颜色形成的禁锢,同时也无意间从视觉上增加了层高,维持比例。

  方法二:不知道怎么搭时,就用白色踢脚线。

  这是唯一一条不用考虑墙色、地板色,也不用考虑踢脚线宽窄度的原则。所以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轻装修重装饰”,并不是要你忽略掉硬装这部分重要性。毕竟我们的家不是个家居卖场,只要家具的堆砌就能完全营造好氛围了。

  利用好墙面,天花和地面的视觉比例,才会给你家的定调和风格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官方客服:400-600-8200

  官方网址:www.mvk-design.com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