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鏃齋:無法超越之——大美新幹商鏃

對收藏青銅箭鏃的藏家而言,江西新幹大洋洲商鏃殊爲難得,可謂千金難求,可望而不可及,其別於同時代商鏃的特點是個頭很大,翼展很寬,鏃鋒呈弧形向後延伸,後鋒在關下很多,多數翼底低於鋌末,器形飄逸灑脫,大氣美觀,極且個性,在收藏界可謂神一樣的存在,至今無法超越。

1989年,在距贛江中游樟樹市吳城遺址20公里的新幹縣大洋洲鄉商代遺址共出土銅鏃123枚,其中長脊寬翼鏃36枚,長脊窄翼鏃41枚,長脊短翼鏃38枚,無翼鏃8枚,四種類型。限於手裏的資料,今天只能分析其中幾種有代表性的箭鏃

下面先看出土資料

上圖爲箭鏃出土原貌

寬翼青銅鏃(江西省博物館藏)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通長8.4-9.3釐米,翼寬5.7-6.0釐米

體近長三角形,弧形刃,寬長翼,後鋒在關下很多,翼底過鋌,脊呈菱形。

鏤空寬翼青銅鏃(江西省博物館藏)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通長10釐米,翼寬8.4-8.8釐米,鋌長2.7-3.0釐米

正三角形體,寬長翼,刃弧形,鏤空成三角形。菱形中脊,短圓鉒形鋌。

鏤空窄翼青銅鏃(江西省博物館藏)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通長8.4-9.0釐米,翼寬4.3-4.9釐米,鋌長2.3-2.5釐米

體近銳角三角形,刃弧形,鏤空成三角形。菱形中脊,短圓鉒形鋌,翼底微在鋌上。

以上三款箭鏃,給人的整體感覺是非常震撼的,比常見的箭鏃要大很多,特別是飄逸的兩翼,堪稱鏃中西施。鏤空翼,弧形刃,後鋒低,這也是新幹商鏃的特點所在,從寬翼看到窄翼,長度在10釐米-8.4釐米之間(中原商鏃通長在6釐米以下),翼展在8.8釐米--4.3釐米,最小值也遠大於同時期中原商鏃(中原商鏃翼展多在2.5釐米以下)。

尺寸如些巨大,工藝如此精湛,實爲罕見,有考古學家推斷應爲祭祀禮儀用器。

下面二圖爲新幹大洋洲商鏃的另兩款箭鏃,由於缺乏相關數據資料,只能研究器形,第一款翼底過關很多,鏃鋒弧度較小,與以上箭鏃特徵基本相同,下面一款翼底與關平齊或在關上,中原特徵明顯,個頭應該和中原大小不相上下。

下面的菱形箭鏃,看似簡單,卻與衆不同,在收藏過程中並不多見。

長鋌菱形青銅鏃(江西省博物館藏)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通長6.9/7.8釐米,鋒長2.8釐米,鋌長4.2/5.2釐米

鋒體立面爲三角形,截面呈菱形,細長圓錐形鋌。

下面再看一款異形鏃,爲無翼銅鏃,也比較有特點,類似箭鏃在浙江湖洲一帶有出。

圓鋒無翼青銅鏃(江西省博物館藏)

商(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通長7.9釐米,突節徑1.1釐米,鋌長2.3釐米

前鋒狀如子彈頭,無翼,後收束變細爲勁,近關鼓突,內凹一同。圓鉒形細長鋌。別於常見鏃形,可能有特殊用途。

下面的官方稱之爲魚鏢形器,註解爲投擲捕魚,大家可以探討。

通長11.7釐米,鋌長7.6釐米,鋒體寬1.0釐米

前鋒有棱,鋒端尖銳,一側向後伸出倒刺。鋌呈細長條扁菱形,上有六個小突節。

單翼青銅魚鏢形器

通長7.2/8.4釐米,鋌長3.7/4.8釐米,鋒體寬3.0釐米

看完新幹商鏃,下面回到中原,看看中原商鏃。

以上4枚青銅鏃,均爲中原典型商鏃,長度在5.5-6.1釐米之間,寬度在1.9-2.1釐米之間,較之新幹商鏃,明顯小了不少,這也是中原商鏃的常見尺寸。

以上三枚均來自江西,從器形判斷應爲新幹商鏃系,從左至右長度依次爲:6.7釐米、10.5釐米、9.8釐米,寬度依次爲:3.0釐米,5.0釐米,3.9釐米。

尺寸明顯大於同期中原箭鏃。

以上4枚鏤空銅鏃,器形與新幹商鏃非常接近,應有共同的文化淵源。左1來自安徽蕪湖,其他3枚均來自浙江湖州吳越文化區,其中右1帶紋飾,極其少見。由左至右尺寸分別爲,長度:8.2釐米、10.1釐米、8.9釐米、7.6釐米,寬度分別爲:4.9釐米、4.1釐米、3.9釐米、3.2釐米。

以上這枚大雙翼青銅鏃來自浙江湖州,長9.0釐米,寬:5.5釐米,器形碩大,頗有新幹商鏃風,殊爲難得的是正反兩面均帶紋飾,爲鏃中僅見品,應爲禮儀性質。

以上3枚銅鏃,均來自湖南,因多出自湖南沅江,藏界稱其爲“沅水鏃”,左1個頭碩大,後鋒過關不少,有點新幹商鏃風,比較少見,其他2枚,與新幹商鏃中的短翼鏃形類似,此類鏃形比較多見。

從左自右尺寸應次爲,長:6.9釐米、6.9釐米、6.4釐米。寬度:3.8釐米、3.1釐米、2.2釐米

以上4枚圓錐束腰形銅鏃,均來自湖州,與新幹商鏃中的圓頭無鋒鏃類似,應有共同的文化淵源。從左自左,長度分別爲:7.6釐米、7.8釐米、6.7釐米、6.5釐米。

此枚單翼鏃來自湖南,與新幹鏃系中的單翼魚鏢形器類似,比較少見。長度爲6.2釐米。

最後來個全家福,以對比鏃體大小。

本人畢竟學識淺薄,不足之處一定很多,還望各位朋友給以指導,同時歡迎喜歡箭鏃朋友探討交流,謝謝大家!

另,本文中配圖帶盛世收藏圖標者,圖片來源均爲盛世收藏論壇。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圖文由作者提供

特別鳴謝古代箭簇研究公微號

樂藝會主題延伸閱讀

金戈書劍錄:鑑真古兵器收藏選粹

李夢龍/芥子《最後的騎士—記西藏古代武備》

從呂不韋戈到蠶紋蟬紋兵器:成都市博物館藏青銅鐵兵器

王華東:草原狩獵箭鏃趣談

悠雲鄉茶舍獒品居:《黑石城 . 珠子 . 物的呼吸》

開國內傳統冷兵器展覽先河:《紫電安邦—歷代武備文物特展》

不戒《從藏族冷兵器看漢藏關係:藏刀》

從獸面紋銅鉞到吳王夫差劍:河南博物院藏青銅之一

勾踐劍與夫差矛:王華東分享湖北省博青銅佳玉

《火取集:昭烈社糙物錄》武備編(1)小五義戚家刀

不戒:宋劍修復記

不戒:藏族土司佩刀

不戒《從藏族冷兵器看漢藏關係之:甲》

不戒《從藏族冷兵器看漢藏關係:具裝鎧》

不戒:從藏族冷兵器看漢藏關係之胄篇

不戒:《從藏族冷兵器看漢藏關係系列之:箭箙與長矛》

流星馬:冠絕天下的戰國青銅複合兵器

宿驥麟:歐洲小刀品鑑

草原淘友:我與鬼面布魯頭的緣分

老趙:草原上美麗的流星——布魯頭

敕勒青銅分享《瑰麗的草原青銅藝術—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

吉泉齋賞藝:十六世紀西藏大成就者毗盧巴

沙場秋點兵,古歡齋撫劍而談

細雨江湖《菩提不是無情物:由一件鎖子甲的鑑定說起》

赤兔鬥烏騅,秦瓊追關公——劉向東的馬錢軍團(壹)

徐開宏古兵器系列:我的骨朵,與骨朵的傳說

大遼,大宋,大元—北京古代佛塔文物展

樂藝會《內蒙古博物院北方及草原文物》壹

敕勒青銅分享《瑰麗的草原青銅藝術—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

小玉米分享:遼寧省博藏北方與草原文明

壯碩遒勁: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石雕欣賞

周倜博物館分享系列:《河北省博之不朽的古中山國篇》

網絡展覽新玩法,十一位藏友合力奉獻《大同博物館》

胡堅:《西遼花錢:充滿神祕未知的領域》

無極遊:中國絲綢博物館《古道新知: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科技成果展》

老虎果果分享《冬宮賞珍:西域絲路篇》

樂藝會《內蒙古博物院北方及草原文物》壹

孟和套格套:《大遼浮屠:內蒙古地區遼代佛教寺廟遺產》

悠雲鄉茶舍獒品居:《黑石城 . 珠子 . 物的呼吸》

古格麗《馬背上的奢華:蒙古族首飾欣賞》

孟和套格套:《大遼浮屠:內蒙古地區遼代佛教寺廟遺產》

老虎果果分享《冬宮:北方遊牧青銅篇》

金鞍銀鞍逞奢豪:多家博物館北方遊牧民族馬鞍飾精彩奉獻

金鉤玉帶入夢來—中國古代帶鉤展

周倜分享:上博北方草原青銅牌飾兵器

如願意接受本微信號信息,可按右上角“樂藝會”訂閱。

更多精彩藝術生活鑑賞與創造見證與您分享。

歡迎轉發。歡迎關注訂閱。 微信公衆號轉載請聯繫後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