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临床营养治疗的合理实施、探讨营养药品规范使用问题,由《医师报》主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和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9郑州国际临床营养论坛”于2019年11月26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圆满举行,本次会议邀请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药械处赵靖处长、丹麦营养和肠道疾病中心主任(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创始人之一)Dr. Henrik Højgaard Rasmussen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负责人秦侃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剑波副院长和河南省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会议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张晓坚主任主持,高剑波副院长开场表示本次会议将围绕:“临床营养治疗规范化实施、营养药品安全合理使用”的主题,可以切实解决临床实际存在的问题,也相信这将为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提供很好借鉴,也必定助力本院更好更快发展。

国家卫生健委医管中心药械初处长赵靖处长在大会主旨发言中明确指出把肠外营养作为合理用药重点监控对象是非常不合适的,进一步明确了肠外营养在临床中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价值!

Dr. Henrik Højgaard Rasmussen 作为唯一邀请的外籍嘉宾,通过对中国和瑞士的128个RCT研究多角度分析来逐步解读NRS2002工具形成的循证基础及全世界临床研究中该工具的有效性验证,营养风险筛查大于3分患者的营养治疗明确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结局。评分越高患者受益结局越好。对于小于3分患者也应该每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教授希望中国能有更多的研究来证明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的有效性。也提到制定GLIM营养不良诊断标准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明。其中也提到了2019年发表在Lancet杂志上一篇瑞士的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按照1:1比例进行分组。干预组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医院标准膳食。该研究结论:无论患者的营养状态如何,内科住院患者入院后应进行系统的营养风险筛查,并对存在营养分析的患者进行营养评定和建议个性化营养支持。

秦侃教授根据其医院和学科建设的经验深度分享肠外营养在药学部的学科发展中的作用,提到2011年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及三级甲等医院达标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组织药师参与临床药物的治疗。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重点提到了药学监护的步骤,营养风险筛查在其中作为第一步的工作。

河南省肿瘤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王景萍主任以其丰富医保工作经验进行医保支付相关限定的解读工作,很好的解读肠外营养产品的医保支付和限制。对力文(结构脂肪乳)的新医保适应症也做了详细的解读,也提到有部分疾病患者可以直接使用,不影响医保的支付问题。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全军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许桢教授就营养风险筛查的意义与方法和临床实践进行阐述,重点提到在临床住院患者中,有很多科室营养风险筛查出阳性但并没有使用营养支持。只有胰腺外科和胃肠外科使用率超过50%。有很大一部分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没有得到营养支持治疗。吕全军教授为贯彻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为规范化临床营养诊疗流程、推进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估和咨询标准化数据库的建设,建议将营养风险筛查作为医疗服务项目动调进入《国家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或省级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最后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岳向峰老师就肠外营养临床药学服务实践及典型案例进行分享,提到个性化的肠外营养配置使用给临床患者带来的获益。营养不良是疾病的伴随状态,提出以临床作为出发点的药学服务。

本次会议得到国家处委和医院领导的高度支持,河南全省医保办、药剂科、营养科等约160位客户参会并全程聆听,会议内容涵盖医保支付限定解读、肠外营养在药学学科中的发展、营养筛查工具解读和临床实践等。本次会议展现出超高质量的学术内容和学术氛围。相信通过类似相关会议的举办,可以逐步推进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临床营养干预工作,力求做到加速患者康复,改善医疗服务体验,进一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临床营养治疗一线地位的认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