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促進臨牀營養治療的合理實施、探討營養藥品規範使用問題,由《醫師報》主辦、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和費森尤斯卡比華瑞製藥有限公司承辦的“2019鄭州國際臨牀營養論壇”於2019年11月26日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圓滿舉行,本次會議邀請國家衛健委醫管中心藥械處趙靖處長、丹麥營養和腸道疾病中心主任(NRS2002營養風險篩查工具創始人之一)Dr. Henrik Højgaard Rasmussen教授、安徽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藥學部負責人秦侃教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劍波副院長和河南省知名專家進行專題講座。

會議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張曉堅主任主持,高劍波副院長開場表示本次會議將圍繞:“臨牀營養治療規範化實施、營養藥品安全合理使用”的主題,可以切實解決臨牀實際存在的問題,也相信這將爲臨牀藥學服務工作提供很好借鑑,也必定助力本院更好更快發展。

國家衛生健委醫管中心藥械初處長趙靖處長在大會主旨發言中明確指出把腸外營養作爲合理用藥重點監控對象是非常不合適的,進一步明確了腸外營養在臨牀中不可或缺的意義和價值!

Dr. Henrik Højgaard Rasmussen 作爲唯一邀請的外籍嘉賓,通過對中國和瑞士的128個RCT研究多角度分析來逐步解讀NRS2002工具形成的循證基礎及全世界臨牀研究中該工具的有效性驗證,營養風險篩查大於3分患者的營養治療明確的可以改善患者的預後和結局。評分越高患者受益結局越好。對於小於3分患者也應該每週進行營養風險篩查。教授希望中國能有更多的研究來證明營養風險篩查NRS2002的有效性。也提到制定GLIM營養不良診斷標準需要更多的臨牀研究來證明。其中也提到了2019年發表在Lancet雜誌上一篇瑞士的研究,採用雙盲隨機對照按照1:1比例進行分組。干預組給予個體化營養支持,對照組給予醫院標準膳食。該研究結論:無論患者的營養狀態如何,內科住院患者入院後應進行系統的營養風險篩查,並對存在營養分析的患者進行營養評定和建議個性化營養支持。

秦侃教授根據其醫院和學科建設的經驗深度分享腸外營養在藥學部的學科發展中的作用,提到2011年國家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頒佈《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及三級甲等醫院達標要求中明確提出了:開展以病人爲中心,以合理用藥爲核心的臨牀藥學工作,組織藥師參與臨牀藥物的治療。提供藥學專業技術服務。重點提到了藥學監護的步驟,營養風險篩查在其中作爲第一步的工作。

河南省腫瘤醫院醫療保險辦公室王景萍主任以其豐富醫保工作經驗進行醫保支付相關限定的解讀工作,很好的解讀腸外營養產品的醫保支付和限制。對力文(結構脂肪乳)的新醫保適應症也做了詳細的解讀,也提到有部分疾病患者可以直接使用,不影響醫保的支付問題。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呂全軍教授、河南省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許楨教授就營養風險篩查的意義與方法和臨牀實踐進行闡述,重點提到在臨牀住院患者中,有很多科室營養風險篩查出陽性但並沒有使用營養支持。只有胰腺外科和胃腸外科使用率超過50%。有很大一部分有營養風險的患者沒有得到營養支持治療。呂全軍教授爲貫徹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爲規範化臨牀營養診療流程、推進營養風險篩查和營養狀況評估和諮詢標準化數據庫的建設,建議將營養風險篩查作爲醫療服務項目動調進入《國家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或省級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最後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嶽向峯老師就腸外營養臨牀藥學服務實踐及典型案例進行分享,提到個性化的腸外營養配置使用給臨牀患者帶來的獲益。營養不良是疾病的伴隨狀態,提出以臨牀作爲出發點的藥學服務。

本次會議得到國家處委和醫院領導的高度支持,河南全省醫保辦、藥劑科、營養科等約160位客戶參會並全程聆聽,會議內容涵蓋醫保支付限定解讀、腸外營養在藥學學科中的發展、營養篩查工具解讀和臨牀實踐等。本次會議展現出超高質量的學術內容和學術氛圍。相信通過類似相關會議的舉辦,可以逐步推進住院患者營養風險篩查和臨牀營養干預工作,力求做到加速患者康復,改善醫療服務體驗,進一步提高廣大臨牀醫生對臨牀營養治療一線地位的認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