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協和援鄂醫療隊隊長:ICU過半病人曾肢端發涼變紫)

新京報快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5月5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副主任、醫療隊隊長嚴曉偉介紹協和醫院此次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相關經驗。

嚴曉偉表示,武漢援助期間,大量重症患者進入ICU,但針對新冠肺炎並沒有特效治療方法,靠的是醫護人員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嚴格要求、嚴密組織、嚴謹態度。

“通過努力給危重症病人提供恰如其分的支持性治療,我們的病人在ICU存活的時間越來越長,相當一部分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的病人能夠拔管或者脫離呼吸機轉入到普通病房,所有這些都說明我們採取的治療措施和策略是正確的。”嚴曉偉說。

全方位支持方面,嚴曉偉着重談到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抗凝治療。

在武漢的ICU,醫護人員查房時發現,大約有50%-60%的病人出現肢端發涼、變紫,有些病人的手指和腳趾甚至出現發黑、壞死。嚴曉偉說,這實際上是病人肢體缺血的表現。爲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經過與前線專家和後方血液科專家的討論、會診,最後認爲這是新冠病毒對血管內膜的損傷,以及新冠病毒引起的炎症風暴所造成的高凝傾向,抗凝的治療非常重要。

“後來我們採取抗凝治療,病人肢端發黑和壞死的情況有明顯緩解。對一些非常重的病人,我們把抗凝和抗血小板聯合,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嚴曉偉說。

劉雨欣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劉雨欣_B1206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