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電網一季度虧損超9億,兩大原因致電網利潤下降

電網企業落實降費減利政策,導致一季度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其中國家電網出現了高達9億的淨虧損。

中國債券信息網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網)2020年一季度淨虧損9.2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3.58億元淨利潤,同比降低106.03%;一季度實現營收5688.18億元,同比降低8.8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南方電網)雖未出現淨虧損,但盈利也出現大幅下降,一季度淨利潤8.2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4.23億元降低81.3%;營收1082.47億元,同比下降10.16%。

梳理兩大電網公司近年來的一季度業績可以發現,一季度出現虧損,這對國家電網而言還是十年來的第一次。而兩大電網今年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出現下降;二是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兩大電網公司響應發改委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的政策,共計減免電費約595億元。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4月26日發佈的《2020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今年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57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同期下降6.5%;初步測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1700億千瓦時左右。

毫無疑問,全社會用電量的下降,對兩大電網的售電量造成了直接的影響。4月24日,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召開2020年一季度電力市場交易信息發佈會,會上發佈交易情況,一季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經營區域各電力交易中心總交易電量累計完成1004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9.2%。

隨着疫情影響的減弱,社會用電量需求已在好轉,截至4月20日,南方電網供電區域用電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首次實現正增長,第三產業用電也在加快恢復中。

除了社會用電量下降,在疫情期間,兩大電網的降費減利措施更是給一季度盈利帶來巨大沖擊,2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共計減免電費約595億元。

發改委通知明確指出,自2020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階段性降低除高耗能行業用戶外的,現執行一般工商業及其它電價、大工業電價的電力用戶用電成本。電網企業在計收上述電力用戶(含已參與市場交易用戶)電費時,統一按原到戶電價水平的95%結算。

通知決定,進一步明確支持性兩部制電價政策執行時間,將2月7日出臺的支持性兩部制電價政策,執行至2020年6月30日。

兩家電網公司合計減免電費約595億元,減免費用由電網公司自行承擔,國家電網明確表示,階段性降低用電成本政策所涉及的全部減免電費,不向代收的政府性基金分攤,不向發電企業等上游企業傳導。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祕書長彭華崗在4月20日舉行的一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上稱,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央企業落實一些政策性的減利,導致出現效益的大幅度下跌。“比如說電網企業落實降低大工業和一般工商業電價的政策,每度電減了3.3分錢,向超過5000萬的企業用戶降費大概200個億。”

對此,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近兩年電價下滑較大的情況下,這對電網公司的影響是巨大的。至於6月30日電費減免政策結束之後,下半年兩大電網能否補回缺口,林伯強認爲,這取決於兩點:第一是疫情的持續時間還有多久,第二是下半年政府基礎設施建設的刺激力度有多大。

“基礎設施建設都是高耗能的,對電力的需求會有比較大的提升,所以說如果下半年電力需求大幅度增長的話,電網公司補回來是有可能的。”林伯強說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