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天下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曹操,曹丕亡故,曹睿继位,曹魏的政权进入了新一阶段。这一期间,曹魏政权比较动荡,这是诸葛亮考虑的一个原因,其次当年刘备不惜代价攻打东吴,损耗的国力已经得到了恢复。
所以诸葛亮才全面发动了第一次北伐,但是为什么紧接着在同一年冬天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七年时间,诸葛亮不惜损耗蜀汉国力,坚持北伐,其实最大的原因是诸葛亮如果不北伐,即便把蜀地经营的再好,最终还是会走向灭亡,为什么?
当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当时的局势是这样的,曹操手握百万之众。手里又有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的刘备非常弱小,因此根本无法跟曹操争锋。再者孙权在江东,经过了三代人的耕耘,有着长江天险,极为受到百姓拥戴,所以,刘备也无法与其争锋,只能建立联盟关系。
上面的情况诸葛亮不说,刘备也是知道的,最主要的就是诸葛亮给出的下面方针,”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自己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但是不巧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背景,关羽大意失荆州,荆州被东吴夺走了,因此当初和东吴建立的联盟关系也破裂了。虽然夷陵之战以后,东吴又来进行联盟。这个时候的联盟丝毫没有约束性,但凡双方各有机会,都会想办法除掉对方,所以有和没有一样。
虽然益州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但是大部分都是穷山僻壤,守着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经营再好也无法让蜀汉强大起来。反观北方的曹操,虽然中原进行了多年的大战,经济也萧条,破坏的也很严重,但是如果一旦恢复,将会非常强大。当时诸葛亮之所以考虑,益州,荆州等地,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方没有受到战火的大范围破坏。另一方面,诸葛亮是想要建立南方的统一战线,去对抗北方,诸葛亮知道中原一旦恢复,小小的蜀地难以抵抗。
但是北伐的时候只剩下益州,如果不趁着中原还没有恢复过来,去攻打曹魏,后果就是被灭的下场。哪怕未能取得胜利,给中原地区制造一些混乱,让他们的经济,军事延缓恢复也是一个目的。只可惜诸葛亮,虽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蜀汉和曹魏的力量悬殊,诸葛亮死后,一方面蜀汉人才凋零,另一方面朝政混乱,对于曹魏的干扰越来越弱。以至于最后,中原经过几十年的恢复,以不是一个小小的蜀国能够抗衡,最终还是走向了覆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