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來自生態環境部的一則消息讓太原、大同等地市相關部門成了輿論焦點。根據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山西省反饋的“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情況,山西省多地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重視不夠,長治、大同、臨汾、太原、晉中等地市在制訂整改方案時照抄照搬現象嚴重,形式主義問題突出,甚至只是“喊口號”“刷標語”,失職失責明顯。

寫個方案都抄襲!太原等地暴露的問題讓中央怒批、網友直斥

聽說過各種抄襲,但照抄照搬整改方案,還是頭一次聽說。按照常識,有問題才需要整改,而整改就必然要重視。誰也想不到,太原、大同等地市相關部門竟然以照抄照搬整改方案、空喊口號、空刷標語等做法來應付本該重視的事情,難怪督察組會直斥當地“形式主義問題突出”“失職失責明顯”。如果說當地的環保問題能整改好,你信嗎?反正我是不信。

而太原、大同等地市相關部門之所以敢這麼幹,究其根本原因,首先,個別領導幹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認識出了偏差。儘管黨的十八大以來綠色發展觀早已深入人心,但仍有少數人還迷戀過去那種簡單、粗暴的發展模式,囿於當地的能源優勢並將其視作發展的唯一“靠山”,狠不下心來關閉一些礦山、整治一下環境污染和風險問題,以致影響到當地的發展和羣衆對美好環境的需求。山西省結構性污染問題突出,但仍有一些地方還沒擺脫對“煤焦電”產業發展路徑的依賴,甚至違背國家政策要求,放任焦化產能快速擴張,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寫個方案都抄襲!太原等地暴露的問題讓中央怒批、網友直斥

寫個方案都抄襲!太原等地暴露的問題讓中央怒批、網友直斥

其次,當地個別領導幹部的工作作風出了問題。環保督察整改方案是環保問題所在地推動整改落實的具體操作文件,是紮實開展督察整改的基礎和前提,理應科學研究、詳實制訂。然而,在太原、臨汾等地市的整改方案中,卻出現了“對朔州、運城等地市開展省級督察”的字樣,明顯是照抄山西省整改方案;晉中市榆次區整改方案的印發時間居然早於督察反饋的時間;大同市竟然將未完成水污染治理目標任務的城區和陽高縣評爲2017年度優秀縣區……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上述做法及其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地市相關領導視而不見,山西省相關領導也視而不見,直至被中央環保督察組發現。這足以表明,山西省及相關地市主抓這項工作的個別領導幹部,對環保督察整改不夠重視、甚至敷衍應對,以爲走走過場、搞搞形式就能完事、就能交差。

口號喊破天,不如干好實事一件。如同一位網友所說,“寫一個方案都抄襲,想必到了落實上會更加敷衍了事,民衆們需要的是真正有作爲、幹實事的領導!”值得太原、大同等地市及山西省相關部門反思的,不僅有擺正思想認識的問題,還有糾正工作作風的問題,要把“喊口號”“刷標語”的勁頭落到抓整改的實際行動中,用實績說話,纔是行之有效的整改。(央視網評論員 方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