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晓博

从昨天下午到今天,还有以下消息需要关注:

第一,近期,多家大房企密集获得大额融资,华夏幸福、泰禾集团、阳光城等公司均披露相关公告。此外,滨江集团、陆家嘴、华远地产、隆基泰和、龙湖等企业均在11月内完成了几亿元到几十亿元不等的融资。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11月以来,地产企业合计融资数额已超百亿元。

点评:管理层开始放宽房企融资,大房企率先获得了救命钱。有了这些钱,房企不用“杀跌”影响市场稳定了,也可以适度拿地,让地方政府多一些“稳增长”的卖地收入。

第二,10月份金融数据不佳:

1、中国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7288亿人民币,创2016年7月以来新低,预期 13000亿人民币,前值 22054亿人民币。 2、中国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6970亿人民币,创2017年10月以来新低,预期 9045亿人民币,前值 13800亿人民币。 3、中国10月M2货币供应同比 8%,持平此前创下的历史最低增速,预期 8.4%,前值 8.3%。

点评:货币政策越来越宽松,为什么金融数据越来越难看?主要原因,是企业贷款动力不足。这是经济下行周期前半段特有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宽货币、紧信用”,货币乘数在下降。所以,央行需要继续降准,并正式降息。

事实上,随着货币政策宽松,市场利率在走低,“非正式的降息”已经上演了:10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42%,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7个和0.4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39%,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1个和0.52个百分点。

第三,10月份投资回升,但房地产在变冷,发电量增速仍然在低位。

根据今天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0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已经回升到5.7%,是连续第二个月回升。但距离6.5%的GDP增速仍然有明显差距。

10月份发电53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也印证了经济偏冷。

楼市的系列数据仍然在高位运行,但都有所回落,楼市的确有趋冷的态势。2018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9325亿元,同比增长9.7%:

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19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额115914亿元,增长12.5%,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房地产对当前经济的支撑作用仍然是非常明显的。想想看,今天前10个月商品房卖了11.6万亿,增长了12.5%。

而汽车和手机呢?1-10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累计为1812.8486万辆,相较于去年同期下滑2.1%;2018年1-9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05亿部,同比下降17.0%。

显而易见,在这个经济的特殊时期,支撑国内消费的中流砥柱仍然是房子,汽车和手机都扛不住了。

总体判断:刺激政策需要进一步发力,比如继续降准,择机正式降息。对于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的购房者(杠杆率不太高的)来说,再次全面降准则可能就是买房的信号了。如果降息,就是更强烈的信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