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顏寧:我,網紅女科學家,不服來戰!

來源:環球人物

要做好一枚網紅科學家,還是個女的,顏寧要面臨的“挑釁”還遠遠沒有結束。

作者:咖喱 阿曄

對於闢謠這件事,顏寧已經得心應手了。

4月30日,中國科學家顏寧當選爲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然而不久之後,網上開始流傳一個帖子稱,顏寧在被問及兩年前落選中科院院士的原因時回答道:“想要入選中科院院士,你可以不是一個優秀的人才……”

眼見帖子引發大量關注,顏寧無奈之下只能通過微博回應:“請問到哪投訴這種說瞎話都不眨眼的啊?不理呢,竟有人當真;理呢,替ta們抬咖麼?”一句話懟得造謠帖馬上被刪個精光。

作爲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美女學霸,顏寧早就憑藉各種傳奇事蹟多次上過熱搜。可人紅是非多,這也讓她很早就開始揹負各種傳言:她從清華跳槽普林斯頓,有人說她“沒評上中科院院士,負氣出走”;她在評價韓春雨的研究成果時,又被指責是“故意詆譭,喫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儘管心直口快的顏寧每次都是乾脆直接“斬斷”謠言,但要做好一枚網紅科學家,還是個女的,她要面臨的“挑釁”還遠遠沒有結束。

  網紅之路

2017年,顏寧離開任教10年的清華,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成爲該校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這個消息迅速引起轟動。

一時間,衆說紛紜,不斷出現“負氣出走”“人才流失”的說法,甚至還有人分析認爲,顏寧的這次離開是因爲中美科研發展水平差距太大……

顏寧表示這都是無稽之談:“過去10年,我在清華大學獲得了極好的支持,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過了自己回清華之初的預期。人們常說居安思危,我希望能夠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在新的環境中激發新的靈感,在科學上取得新的突破。”

顏寧的一次個人職業選擇都能引起公衆這麼大的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她身上的光環很多——

2007年,不滿30歲的顏寧從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畢業回到清華任教,成爲清華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2009年以來,她以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最有影響力的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細胞》上發表了19篇論文,其中兩篇被《科學》“年度十大進展”引用;

2016年,被《自然》評爲10位“中國科學之星”……

如此出色的科研能力,再加上高顏值,爲顏寧吸引了第一批粉絲。不過,那時的顏寧,對待媒體和公衆的態度還是“友好,但保持距離”,而後來顏寧成爲“網紅”,實際上是她自己一手策劃的。

  爲什麼這位頂尖科學家一心想成爲“網紅”?

這就還得說回到2014年。當時,37歲的顏寧率領一羣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學生,花6個月時間攻克了困擾結構生物學界50年的科學難題,結果當時國內不少媒體紛紛用“餓死癌細胞”作爲報道標題,顏寧對此耿耿於懷。

“顯然,在科學家與公衆之間,還是有着深深的鴻溝,需要有一個平臺將科學用靠譜的方式講清楚,讓公衆明白,而不是爲標題黨所綁架。”

“不希望再時不時就鬧出沒有任何定語的‘餓死癌細胞’的笑話”,這是顏寧想當“網紅”的最根本動因。

2016年5月,顏寧錄製了央視節目《開講啦》,顛覆了很多人對科學家的想象。她穿着打扮時尚,談吐幽默。主持人撒貝寧調侃說:“您可以不叫顏寧了,叫‘顏值’好了!”顏寧幽默地回應:“謝謝啊,那‘寧’送你了!”

在節目中,顏寧還說出了很多金句,既有高水準雞湯——“你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就是向死而生”,又有爲女性獨立發聲的內容——“不爲悅己者容,爲自己容”。

節目播出後,顏寧的微博粉絲數從幾千一下漲到幾十萬,她的“網紅之路”邁出了極爲成功的第一步。

除了上各種雜誌、電視節目,顏寧還自己當上了權威科學類微信公號“賽先生”的輪值主編。

就在顏寧成爲輪值主編幾天之前,韓春雨關於新的基因編輯技術的研究成果引起爆炸性關注。當幾乎所有人都在爲韓春雨歡呼的時候,顏寧發微博表示,“不屬於創新型研究,是跟風型,沒必要神話,原創在2014年”。

當時,顏寧成爲第一個公開表示對韓春雨研究成果持觀望態度的科學家,這樣的言論讓她在一邊倒的輿論中飽受攻擊。不過後來情況反轉,陷入輿論漩渦中的變成了有造假之嫌的韓春雨。

顏寧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就韓春雨的研究發聲)你說對我自己有什麼好處嗎?會影響到我嗎?事實上跟我個人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我覺得這件事如果處理得當,對於中國的學術道德建設或者說學術風氣淨化,本來可以成爲一次很好的契機。”

對顏寧來說,成爲“網紅”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她一直在學着用自己“網紅”的影響力爲更多事件發聲。

  一個“女”字,讓人歡喜讓人憂

在科研路上一路開掛,在網紅路上懟人無數,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顏寧,卻很早就意識到自己的“軟肋”——她不僅是個科學家,而且是個女科學家。

這一個“女”字,有時讓她欣喜,有時也讓她懼怕。

在《開講啦》那期節目裏,撒貝寧反覆強調她是“女”科學家時,她便反問:“其實我對‘女科學家’這個說法是拒絕的。爲什麼科學家前面一定要加個‘女’字呢?”

沒錯,她身上有着一切女性都有的符號:追劇,她不輸任何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人民的名義》《外科風雲》……三季的《爸爸去哪兒》一集不落;追星,她目標明確,胡歌、李健、周星馳以及小馬哥的一切動態,都逃不過她這個小迷妹的眼睛。

顏寧在微博小號討論《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顏寧在微博和愛豆胡歌互動。

兩年前,在剛滿40歲生日當天,她還在朋友圈裏賣萌自嘲:“不惑?人家明明還是小菇涼麼……”

短短一句話,還用了兩個emoji表情,難怪40多歲的顏寧仍然被周圍人評價爲“小女孩”。

她單純、快樂、乾淨,享受作爲一個女性可以隨時氾濫的“少女心”。但更多時候,她也目睹了一個女性在科學路上的不易。

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負責了幾年研究生招生工作之後,顏寧突然發現一個問題:“我們面試時,女孩子們的表現好極了,不論是知識,還是表達,都非常優秀。可是再往後面,去做博士後了,甚至再往後面,要從事獨立的科研工作了,你會發現,女科學家去哪兒了?是什麼地方出了差錯?”

顏寧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女博士生,論文已經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馬上就能博士畢業了,對方卻反反覆覆表示不想讀了,想找工作,顏寧多次挽留也沒有留住。對於這名學生的選擇,她也想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女生這個年齡,要考慮結婚、生育,而且怕錯過了生育最佳期。但這個階段,恰恰是讀博士的關鍵階段,也是出成果、奠定自己學術方向的黃金期”。

“女博士是不被社會接受的”,這些年越來越多類似的觀點出現,讓顏寧覺得可怕。

有一回學院面試博士生,在場的一位男老師問面前的碩士女孩“將來怎樣平衡家庭和科研”,顏寧條件反射般立即打斷了這段對話。她跟女孩說:“你可以不回答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有性別歧視的問題。”然後當場質問那位男同事:“你們爲何從來不問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在自己的生活中,顏寧沒有選擇讓男性來解決“平衡事業和家庭”這個難題,因爲,雖然已經42歲,她還沒有結婚的打算。

意料之中的,作爲一個大齡未婚女科學家,她要面對各種聲音,連在微博上分享一個“熊貓寶寶小奶音”的視頻,都會被網友反嘲“自己也生個玩兒唄”。氣得她馬上在微博上爆粗口:“真不知道什麼腦殘迴路!對不起,你還沒有跟我開玩笑的資格!”

顏寧在微博回懟網友。

顏寧沒有結婚,沒有生育。她說:“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但她仍然會嘗試用各種方式爲女性平權發聲,比如參與到支持青年女科學家的各種活動中,或者舉辦學術論壇時會特別邀請優秀的女性科學家。

在生活中,一旦有女性被社會世俗眼光指摘、責難時,她也會第一個跳出來“仗義執言”。

劉強東案當事女生曾爆料“一桌喝32瓶紅酒”,被公衆質疑,顏寧則在微博上指出“事情沒有實錘不便評論,但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可以確定的是,女孩子被逼喝酒的現象,比你想得要誇張”。

她公開給演員盧靖姍點贊,只因對方在網友說她“腿粗”時,懟了一句“其實我每天都去運動,我腿是粗,但是你來搶劫我,你肯定死定了。因爲我會打OK!”

漸漸地,顏寧也發現,從前自己對於性別觀念的不在意,是因爲自己比一般女性運氣更好。她至今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他們非常支持她的事業,對她生活上的照顧無微不至,也不會對她的婚姻狀況強加指責。她形容自己幾乎是“十指不沾陽春水”,能夠心無旁騖地投入科學。所以,她要珍惜父母給自己創造的這片“自留地”,在這裏,她可以不顧及性別,不顧及世俗。

曾被問到“心目中的科學家是什麼樣子”的問題時,顏寧做了最精準的概括:我周圍有很多“不一樣”的科學家,既有組樂隊瀟瀟灑灑的,也有終日緊張兮兮的;既有不修邊幅的,也有像模特一樣時尚的,還有比藝術家還藝術家的……

顏寧現在的目標也是成爲“不一樣”的科學家,一枚標準的“網紅”+“女”科學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