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此诞生成语“环肥燕瘦”,意思说杨玉环肥赵飞燕瘦,但都能受宠于皇帝,得其所爱。《说文》:肥,多肉也。

一名“环肥”仕女面对美食,狠下心来只要求吃一个,后来实在无法抗拒诱惑,又提出吃两个,最终一碗元宵全部下肚……这组唐代仕女复活图走红网络,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引发一个问题:历史上的唐朝真是以胖为美吗?
唐代仕女吃元宵(版权归原作所有)
1、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源于何时
据目前流行的说法是来自苏东坡,他有首诗的两句是“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瘦谁敢憎”。由此诞生成语“环肥燕瘦”,意思说杨玉环肥赵飞燕瘦,但都能受宠于皇帝,得其所爱。后世以环肥燕瘦形容不同体型的美女,并得出唐朝以胖为美的结论。
2、苏东坡的“环肥”一说依据什么
据后人推测来源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两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诗中“凝脂”被认为指肥肉。按这样的理解,用老百姓的话就是“春天怪冷滴,皇帝赏赐华清池洗澡,杨玉环用温泉水洗满身的大肥肉”。哈!皇帝口味不是一般重。
3、“凝脂”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凝脂”最早出自《诗经·卫风·硕人》篇: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句形容卫夫人庄姜,大意是“她的手指纤柔,如同细草刚发芽,她的皮肤白皙嫩滑,如同凝固油脂”。根本没有一点肥肉的意思,为啥到杨玉环这里就变成大肥肉了?
4、唐朝以胖为美是有争议的
赞成方有三大理由:唐朝皇族有鲜卑血统,保留有游牧民族崇尚壮硕之美的传统;唐朝人丰衣足食,能敞开肚皮大吃大喝,所以体格肥壮;唐朝是开放、包容的时代,人们心宽体胖,心胸开阔自然体型胖大。唐代雕塑、陶俑、绘画中的仕女因此都是胖子。
反对方有二大理由:阎立本、周昉所绘唐朝仕女纤瘦苗条,作为宫廷画师所绘应是当朝标准美女,可知唐朝并非以胖为美;杨贵妃在任何史书中,均未记载是因肥胖得宠,《新唐书》称“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没有关于肥胖的一字。
5、肥与胖在古代的含义不同
《说文》:肥,多肉也。《说文》:胖,半体肉也。本义是祭祀用的右半边牲肉。可知肥是有肉、有脂肪,引申为丰满、丰腴;胖有肉还硕大、臃肿。知道二字本意,再来理解“环肥”是不是有新的发现?再重口味的皇帝,也不会喜欢臃肿的大胖子吧。
6、古人审美观到底是什么样
《诗经》开篇就说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文静、丰盈的女子最吸引君子。儒家经典贯穿历史,古人审美千年未变。虽然有过“楚国好细腰”、赵飞燕“掌中轻”的极端追求,但腰肢纤细、高挑匀称的体型审美始终如一,壮硕、肥胖的审美观从未是主流。
步辇图
用现代人的一句说,形容自古以来的审美观比较恰当:穿衣服显瘦,脱衣服有肉。任何时候,胖与瘦不是关键,只有匀称、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