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突厥所在北方地區連續大旱,一年多了沒有下過一場雪和一滴雨。這讓以逐水草而居、放牧爲生的突厥人,陡然有了巨大的生存壓力。
在中原地帶沒有統一之前,遇到自然災害的時候,突厥解決生存的辦法就是派兵到中原地區掠奪,還有些不爭氣的國家不敢惹匈奴,只好給人家當乾兒子,時時朝貢,歲歲納糧。
可現在不成了,隋文帝楊堅統一了中原地區,根本不尿突厥了,斷了突厥不勞而獲的念想,那突厥能幹嗎?
當時的突厥共有五位可汗,首領可汗是沙鉢略,勢力也是最大的,其他四位可汗平常各幹個的,打起仗來就要聽從首領可汗沙鉢略的總體調遣。
突厥爲了生存,行動速度不可謂不快,四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前鋒兵已到渭水河邊,隋文帝派出虞慶則率兵迎擊。
另一路,隋文帝楊堅派出他的姐夫竇榮定爲元帥兵出武威,迎戰阿波可汗率領的十萬大軍。竇榮定還沒出兵,就給隋文帝立下了軍令狀,如果不勝,甘願死罪!
竇榮定爲何有這樣大的把握呢?原來他手握着一張王牌,那就是手下的胡人出身的將領史萬歲!聽人家這名,這不是犯了皇帝的忌諱了嗎?皇帝稱號萬歲,你一個胡人將領也竟敢稱萬歲,你有幾個腦袋夠砍的?
也許是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政權不太忌諱這個姓名吧?史萬歲在北周時期,無意捲入了一樁謀反案,被髮配到了敦煌戍邊,這裏靠近突厥的領地。
史萬歲武藝出衆、箭術超羣、藝高膽大,市場獨自一人深入突厥腹地幾百裏去打獵,突厥人怎麼也抓不住他。有一次,史萬歲當着突厥商人和自己的長官打賭,說你看天上的大雁,我給你把第三隻射下來!
話音未落,史萬歲一抬手,只聽弓弦一響後,排在空中的第三隻大雁應聲落地!好傢伙,這一下,史萬歲的名聲傳開了,不但長官對他佩服有加還得到了重用,就連突厥人都知道了他的名聲。
你想竇榮定手下有個這樣的悍將,他心裏能不得意嗎?在兩軍對壘即將開戰之際,史萬歲給元帥竇榮定出主意道:“元帥,突厥人一向自恃勇武,很少將我中原漢人看在眼裏;今天請元帥準我打頭陣挫挫他們的威風吧!”
待元帥同意後,史萬歲躍馬來到陣中央,對着阿波克汗說道:“素聞可汗治軍有方,愛兵如子。今兩軍交戰勢必互有傷亡,人皆有父母妻兒,何苦傷了這些無辜士兵的性命!不如可汗派人與我交戰,我若勝了,可汗領兵退去;如可汗勝了,我方退兵如何?”
這突厥可汗一聽史萬歲這樣誇自己,心中得意,於是派出己方副將出馬迎戰史萬歲。沒成想,兩將一照面錯馬的時候,突厥副將的頭顱已經到了史萬歲的手裏。
兩邊的軍士一下子驚呆了,這史萬歲也太厲害了吧!一個照面不到,突厥副將就身首異處了!這時史萬歲揮刀大喝道:“我乃史萬歲是也!素聞可汗大義守信,既然可汗與我賭陣已輸,請遵守承若退軍!”
突厥大軍一聽,原來這位隋將就是史萬歲呀!衆軍皆有懼意,早就聽說過史萬歲神勇無敵,沒想到就是這位將軍。阿波可汗看到軍心有些不穩,再加上話已出口,無奈只得退軍了!
就這樣,阿波可汗這十萬人馬,就被史萬歲一人一騎一刀,一個照面給逼退了,史萬歲堪稱隋朝第一悍將!就這樣,竇榮定不傷一兵一卒就擊退了入侵的十萬突厥大軍,隋文帝楊堅接到捷報高興極了!
竇榮定帶史萬歲回到朝廷後,隋文帝降階迎接了二人,對史萬歲讚賞有加。當有大臣說道史萬歲這個名字衝犯了皇威,請皇帝爲史萬歲改名。
哪知隋文帝哈哈大笑道:“史愛卿乃是胡人出身,既然成了我大隋將軍,就不講究那些了!”隋文帝封史萬歲爲上儀同,兼車騎將軍,後來在掃平南陳時有功,被加上開府。
由此可以看出,隋文帝被稱爲“千古一帝”不是虛名,爲人胸懷寬廣,不計小節,不因爲人家名字叫史萬歲,就有了忌諱。相反,隋文帝不但沒有讓史萬歲改名,還對他大加褒獎,體現了一代明君的胸懷。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