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少將中,有兩人很容易被人混淆,便是李真和李貞。兩人都是老紅軍出身,姓氏一樣,名字的讀音也一樣。但是,李真是男的,李貞是女的。李真是江西永新人,李貞是湖南瀏陽人。

李貞少將以前介紹過,這一次說一說李真少將。

李真13歲就擔任兒童團團長和鄉團委書記。紅軍打仗時,他帶着兒童團去搶救傷員,掩埋烈士遺體。

1932年2月,他才14歲,堅持要求參加紅軍,結果當了紅軍,被安排在後方醫院當看護員。一次,醫院遭到敵襲擊,他被衝散,一個人尋找部隊,幾乎被敵兵捉住。有老鄉勸他說:“你這麼小,還是趕快回家吧。”

李真堅決不。

經過一週的艱苦尋找,他終於回到了紅軍部隊。

李貞雖然在衛生隊,但多次活捉過敵兵俘虜,有一次,部隊打了勝仗,他一個人捉了60多個俘虜。

不過,他最大的本事還是救治傷員。

由於長期在醫院當看護,他竟然無師自通,當上了醫生,可以爲前線下來的傷員動手術,取子彈。一次,賀炳炎負了傷,就是他給做的手術,取出了一顆打進肉裏的子彈。

李真一生最難忘的是一個戰士。

紅軍過草地時,他在紅6軍第18師特務連任指導員。草地一望無際,不少人捱餓。突然有人反映連裏負責糧食的戰士李宏久剋扣了大家千方百計找到的糧食。李真對他進行了嚴肅的批評。

可是,隨後,李真在檢查時卻發現李宏久的米袋子裏塞的全是野草——他把糧食分給戰友,自己卻挨着餓。李真感動得哭了,向李宏久道了歉。

離開哈達鋪時,李真患了迴歸熱寒病,高燒不退,由當地老鄉抬着走。部隊過渭水河時,師長張振坤把自己的馬讓給了他。當馬馱着李真過河時,李宏久抓着馬尾保護他。不料幾個大浪打過來,李真被綁在馬上,未出事,而李宏久卻被大浪捲走,從此不見了。

李真一生都緬懷李宏久,到晚年還寫了一篇文章講述所謂剋扣糧食這件事,進行自責。

李真爲人治病,自己也經常得病,好幾次病得死來活去。

爲什麼?

醫院條件不好,他經常被傳染。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李真在八路軍717團當了一名主治軍醫,後來改任旅衛生部長,1940年調任冀中六軍分區擔任了衛生部長。

1943年9月,日軍“掃蕩”,李真帶領600多傷員轉移,不幸被日軍包圍。結果,他又染上了迴歸熱和痢疾,行走困難。一天,在轉移時,突然敵人一排子彈掃過來,他頓時失去了知覺。

半夜醒來時,他已經負傷,子彈從左上臂穿透左肺,左肩胛傷口比銅錢還大,流着血。警衛員已經犧牲。他病沒好,又負了重傷,走路的力氣都沒有,咬緊牙關爬呀爬,第二天下午,由於傷口痛,加上飢餓,他昏了過去。

等他醒來時,竟然發現躺在了病牀上,妻子劉瑞言正給他喂小米稀粥。

原來,部隊路過時偶然發現了路邊昏迷的他。

沒幾天,日軍又來“掃蕩”。一天拂曉,情況緊急,劉瑞言背上他,急急離開醫院,就上了山。中午時分,他們爬到半山腰,找到一個石頭洞,鑽了進去。周圍到處是搜山的日軍和僞軍,所幸山洞始終未被發現。

三天過去,水、糧早喫光了。傍晚,劉瑞言準備爬出去弄點紅薯充飢,正有人走過來,一看前來尋找他們的八路軍。

李真病好後,擔任軍分區衛生部部長。

1948年,李真調任晉察冀軍區三縱九旅擔任政治部主任,由此他才真正離開衛生部門,在衛生部門,他先後工作了14年之久。次年在平津戰役後,他改任師政委,以後升任軍政委。

1955年,李真由一個醫院的看護員升爲了將軍,被授少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