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2019年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你的讀書清單任務完成了多少?文獻君知道甲骨文你們一定讀了不少。

未來的幾周,文獻君會把甲骨文圖書做“分類處理”,分期“放出”甲骨文2018年度書單,敬請期待。

PS:2018的甲骨文·世界史,你最喜歡哪一本?拉至底部投上你的寶貴一票哦(可多選)。

世界大戰史

亢奮戰

納粹嗑藥史

───

〔德〕諾曼·奧勒 著

強朝暉 譯

2018年10月

本書第一次全面論述了納粹統治下的毒品狀況——包括可卡因、海洛因、嗎啡和病毒。而這些對於納粹軍隊恢復士氣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部分解釋了戰爭初期德國爲何攻無不克。根據奧勒的研究,毒品無法解釋第三帝國的意識形態,卻能解釋他們的內部混亂以及問題重重和令人疑惑的決策。本書中提到,毒品對希特勒和他的隨充有着重大的影響,當戰事不利於德國的時候,他們甚至採用了更讓人難以理解的雞尾酒療法來緩和自己的情緒。這些化學興奮劑改變了我們對於納粹高層的及其判斷形勢能力的認識。

斯大林的戰爭

(全二冊·LIGHT版)

───

〔英〕傑弗裏·羅伯茨 著

李曉江 譯

2018年5月

這本突破性的著作詳實地再現了斯大林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直至去世時的領袖作用。傑弗裏•羅伯茨利用來自俄國檔案的新材料,挑戰了通常對於斯大林的許多看法:他作爲領導者的品質、他與自己將領的關係以及與其他偉大的世界領袖的關係、他的對外政策以及他在挑起冷戰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春之祭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現代的開端

───

〔加〕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 著

李曉江  譯

2018年9月

《春之祭》匠心獨運,用詼諧而敏銳的手法發掘已被歷史抹去的圖案,探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源、影響和餘波——從1913年芭蕾舞劇《春之祭》的首演,到1945年希特勒的死亡。在這本極爲出色的書中,作者莫德里斯·埃克斯坦斯藉助普通人的生活和言論、文學作品,以及諸如林德伯格越洋飛行和現代第一部暢銷書《西線無戰事》出版等事件,記敘了那場大災難所造成的人們觀念的急劇轉變。

瓜分沙洲

英國、法國與塑造中東的鬥爭

───

〔英〕 詹姆斯·巴爾 著

徐臻  譯

2018年10月

1916年,兩個人祕密地達成了劃分中東地區的協議。他們是馬克·賽克斯和弗朗索瓦·喬治-皮科,前者是一位有遠見的英國政治家,後者是一位心懷怨恨的法國外交官。二人從地中海到波斯灣畫了一條線,確定了新的中東地區的版圖:英國管理巴勒斯坦、外約旦和伊拉克,法國控制黎巴嫩和敘利亞。在接下來的三十年裏,暴力和祕密政治就在這裏上演,政治家、外交官、間諜、士兵紛紛登場,包括T.E.勞倫斯、丘吉爾和戴高樂等。詹姆斯·巴爾根據英法檔案中最新解密的文件,再現了英法之間爲爭奪中東領導權所進行的祕密戰爭,並且第一次揭示了法國人最終成功復仇,結束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的高妙之舉。

世界近現代史

黃金時代

英國與現代世界的誕生

───

〔英〕本·威爾遜 著

聶永光 譯

2018年11月

19世紀50年代是現代歷史上最了不起的時期之一。在此期間,世界因爲技術、貿易、大規模移民和戰爭而改變。全球經濟擴張了五倍;成千上萬的家庭移民到地球的另一端,創造他們的新生活;技術革新了通信,輪船和鐵路橫貫遼闊的大陸和海洋,在縮小世界的同時也開創了第一個全球化的時代。英國佔據了這個時代的中心位置。它處於國力的巔峯,試圖決定世界上千千萬萬人的命運。通過節奏緊湊、豐富多變的敘述,本·威爾遜再現了這個常常遭到忽視,但對英國和現代世界的形成都至關重要的時代。

皮毛、財富和帝國

美國皮毛交易的史詩

───

〔美〕埃裏克·傑·多林 著

馮璇 譯

2018年3月

在《毛皮,財富和帝國》一書中,埃裏克·傑·多林記錄了舊的毛皮貿易的興衰。海狸、海獺和水牛被屠殺,它們珍貴的毛皮被製作成奢侈的帽子、大衣和雪橇毛毯。閱讀這本書,就可以理解殖民者是如何開發、利用北美殖民地並在此定居,以及在此過程中原住民印第安人也因毛皮貿易的興起而交替地變得富裕或者被剝削。正如多林都揭示的,既是經濟的靈丹妙藥也是一種造成毀滅的藥劑的毛皮,與美國曆史上的諸多關鍵性事件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法國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美國革命,1812年戰爭,同時也和天定命運的拖拽和西部開發有關。

帝國英雄

布爾戰爭、絕命出逃與青年丘吉爾

───

〔美〕坎蒂絲·米勒德 著

陳鑫 譯

2018年3月

24

歲的丘吉爾深信,成爲英國首相就是他的命運,而此時的他在選舉中遭遇了失敗。他認爲要達成目標,必須要在戰場上有所作爲,軍功章是贏得認可、獲得成功最保險、最快捷的渠道。1899年,丘吉爾抵達南非,在那裏,他參與了布爾戰爭(英國人和布爾人之間爲了爭奪南非殖民地而展開的戰爭)。然而,兩個星期過後,丘吉爾就成了戰俘,被關在比勒陀利亞的戰俘營裏。隨後,一次令人驚歎的勇敢出逃拉開了序幕。

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

貪婪、恐懼、英雄主義與比利時的非洲殖民地

───

〔美〕亞當·霍赫希爾德 著

扈喜林 譯

2018年1月

19世紀80年代,隨着歐洲列強對非洲的瓜分,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奪取了剛果河周圍的遼闊土地。他在剛果實行種族滅絕式的掠奪、壓榨,最終讓這一地區的人口下降了1000萬。與此同時,他卻將自己塑造爲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霍赫希爾德寫作此書時使用了大量原始資料,向人們娓娓講述了利奧波德二世利慾薰心、駭人聽聞的罪行。該書還用感人至深的筆觸刻畫了那些奮起反抗利奧波德的探險家、蒸汽船船長和軍人等。

世界古代史

古代世界

追尋西方文明之源

───

〔英〕理查德·邁爾斯 著

金國 譯

2018年3月

上古的文明是什麼樣子的?埃及人、米諾斯克裏特人、邁錫尼人、亞述人、希臘人的國家和城邦,亞歷山大英雄主義的王政體制,迦太基的海上霸權,羅馬共和國的興衰起伏,羅馬帝國的基督化……讓我們一起探尋西方文明的起源!本書是理查德·邁爾斯繼《迦太基必須毀滅》的名著之後,又一部關於西方古代世界在羅馬帝國形成之前的歷史敘述,已被BBC拍攝爲六集同名紀錄片。

石山本願寺之戰

織田信長與顯如的十年戰爭

───

〔日〕武田鏡村 著

康昊 譯

2018年7月

戰國史一直是日本史學界研究的一大熱點,湧現了不少以武士大名爲主要研究對象的武士傳記。但是,就目前的研究來看,將研究主體放到武士階層以外的論著並不多見,而本書恰好彌補了這一空白。本書從本願寺的角度出發,生動細緻地展現了長達十年的石山本願寺之戰全貌,並將其納入信長“天下布武”的戰略視角予以考察,在日本戰國史研究領域一石激起千層浪。

藝術文化史

博物館竄行記

───

順手牽猴  著

2018年10月

數十年來,順手牽猴竄行於歐美各大博物館與美術館,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終成此另類的或曰沒有體系的西方藝術史。從巴黎到紐約,從柏林到阿姆斯特丹,從威尼斯到雅典,本書講述了凡爾賽宮、巴黎工藝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等數十座博物館、美術館的藏品及其相關歷史和逸聞趣事等。達·芬奇、拉斐爾、梵高、米開朗基羅、倫勃朗、莫奈、杜尚、馬蒂斯等代表性畫家自然是講述的重點,《蒙娜麗莎》《向日葵》《夜巡》《睡蓮》《噴泉》等名作亦是諸多故事片段的核心。作者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向讀者娓娓道來他在這些博物館的所見所聞,歷史典故及奇聞逸事信手拈來,讓人在輕鬆的閱讀中豐富對西方藝術史的認知,是一本故事性極強的讀物。

最危險的書

爲喬伊斯的《尤利西斯》而戰

───

〔美〕凱文·伯明翰 著

辛彩娜 馮洋 譯

2018年8月

這是一本書的故事。一本在連載中就被斥爲色情,一度被英、美兩國查禁的書,在作者罹患眼疾、生計無着的境況下陸續寫出。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裏,擁有它、售賣它、宣傳它,在大部分英語國家都是違法的。而如今,幾乎所有的評論家都認爲它是當之無愧的文學鉅著。而它從地下到公開,從查禁到合法,從貶斥到讚譽的豹變,不啻於一段作家、出版人、盜版商、律師和法官共同參與的冒險旅程。這就是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

推薦閱讀

01 阿拉伯的勞倫斯:戰爭、謊言、帝國愚行與現代中東的形成

02 戰爭的餘燼:法蘭西殖民帝國的滅亡及美國對越南的干預

03 九月的十三天:卡特、貝京與薩達特在戴維營

04 抉擇與分歧:英美對共產黨在中國勝利的反應

05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06 五個人的戰爭:好萊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07 天生倖存者:集中營裏三位年輕母親與命運的抗爭

08 冷戰:交易·諜影·謊言·真相

09 午夜將至:核戰邊緣的肯尼迪、赫魯曉夫與卡斯特羅

10 失敗的帝國:從斯大林到戈爾巴喬夫

11 朱可夫:斯大林的將軍

12 世界的演變:19世紀史(全3冊)

13 亞洲的去魔化:18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

14 摩登時代:從1920年代到1990年代的世界(全2冊)

15 戰略:一部歷史(全2冊)

16 隱形軍隊:游擊戰的歷史

17 殺戮與文化:強權興起的決定性戰役

18 鉅變:當代政治與經濟的起源

19 機械宇宙:艾薩克·牛頓、皇家學會與現代世界的誕生

20 上帝與黃金:英國、美國與現代世界的形成

21 土耳其的崛起(1789年至今)

22 東印度公司:鉅額商業資本之興衰

23 綠色黃金:茶葉帝國

24 茶葉大盜:改變世界史的中國茶

25 中日之間:誤解與錯位

26 甲午兩甲子:憶與思

27 本能寺之變:光秀·信長·秀吉·家康,1582年的真相

28 物語日本史

29 奠基者:獨立戰爭那一代

30 革命之夏:美國獨立的起源

31 冰雪王國:美國軍艦珍妮特號的極地遠征

32 美國大外交(60週年增訂版)

33 美國和中國最初的相遇

34 海盜共和國:骷髏旗飄揚、民主之火燃起的海盜黃金年代

35印加帝國的末日

36 安第斯山脈的生與死:追尋土匪、英雄和革命者的足跡

甲骨文願與你攜手

共同分享歷史的蒼茫與宏大

一起追尋時代的未知與精彩/section>section style="max-width: 100%;box-sizing: border-box;color: rgb(51, 51, 51);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font-size: 18px;letter-spacing: 0.544000029563904px;line-height: 28.7999992370605px;text-align: center;white-space: normal;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延伸閱讀:

“錦鯉”丨甲骨文第四季度書單及年終系列活動

甲骨文丨2018年已出版圖書

往期精彩:敗退德黑蘭丨編輯推薦聯合書單(十一月號)社科文獻一週新書單(2018.11.5-11.9)上海,爲什麼是上海?/section>策劃:佔   祿

編輯:路   紅

審校:張   澄

▼點擊"閱讀原文"去官方微店下單購買甲骨文圖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