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4年11月5日,军阀冯玉祥在景山上架起了大炮,将溥仪全家赶出了紫禁城,溥任随着父亲载沣举家迁往天津静园居住,在天津,一家人隐姓埋名,溥任在学校上学期间,用的都是代名“金友之”。平日里一心培养溥任学习,教会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溥仪、溥杰、溥任三兄弟中,父亲载沣对溥任的教育是最多的。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这种潇洒快活的人生谁不喜欢!
然而,一旦归为臣虏,一切再身不由己。人生之悲者,莫过于此。隋恭帝说:“愿自今已往,不复生帝王家!”这是对自己命运多么无奈地控诉,一语道出末代皇家的悲凉。
2015年4月10日,一位97岁的退休教师在北京去世。老人临终前的遗言:如有来生,切勿将我生于帝王家,平凡的生活足矣。
生于皇族,爱新觉罗:溥任
这位老人名字叫溥任,溥任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他的亲哥哥是末代皇帝溥仪。父亲载沣共育有十一个孩子,四男七女。家中的兄弟四人便是溥仪、溥杰、溥倛和溥任,老三溥倛在四岁时便夭折了,溥任为人处事很是低调,所以被外人熟知的只有溥仪、溥杰兄弟二人。
1918年9月,溥任生于北京什刹海北岸摄政王府,现为宋庆龄故居,母亲是载沣的侧福晋邓佳氏。溥任在出生时,哥哥溥仪已经宣布退位,但依旧居住在紫禁城的小朝廷中,靠着民国政府的拨款度日。
父亲载沣对朝政一直不感兴趣,对于家事更是不闻不问。家里的仆人一向都听奶奶(溥仪母亲)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载沣被迫辞去摄政王之位,解除职务的那天,载沣回到家,一脸释然地对福晋瓜尔佳氏说:“从今天起,我可以每天在家抱孩子了。”
喜欢享受生活的载沣,每天安于读书,他最爱看《资治通鉴》。因为在《资治通鉴》里有很多值得思考借鉴的历史故事。
《资治通鉴》讲述了战国初期至五代1300多年的国家民生兴衰历史,同时又分析历史人物的品德善恶,管理政策得失,总结经验。
普通人看个一两遍,在职场、商场、官场、情场等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场景,都更不容易走弯路,更容易取得更大成功。读历史,这一本足矣。
载沣还喜欢天文学,每逢夏天,载沣都会带着孩子们来到院子里,给孩子们讲解天上的星座,把日食、月食的图形用工笔画下来,记在日记里。
载沣的四个儿子中,除了夭折的溥倛,最像载沣的就是溥任。受父亲载沣的影响和教育下,溥任从小就没有什么野心,只想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为“溥”字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王朝没落,搬至天津
1924年11月5日,军阀冯玉祥在景山上架起了大炮,将溥仪全家赶出了紫禁城,溥任随着父亲载沣举家迁往天津静园居住,在天津,一家人隐姓埋名,溥任在学校上学期间,用的都是代名“金友之”。载沣甚至还交代溥任,放学赶紧回家,不要与同学互相来往。在报装住宅电话时,载沣担心外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在电话簿子上登记了“王公馆”几个字,商店往他家里送东西,也只知道那里是“王公馆”。
1932年,一家人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溥仪在日本人的忽悠之下,秘密前往东北,在伪满洲国登基为帝,溥仪认为不日就可恢复大清往日的荣光。事实上,溥仪只是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并没有实权,还处处被日本人监视。
伪满之行,无功而返
载沣深知溥仪在伪满洲生活的并不好,只能在溥仪生日时,载沣带着一家老小前往长春,看望溥仪。载沣劝说溥仪离开长春,日本人不是好东西,甚至以绝食来威胁溥仪,但溥仪已经迷失了自己,还对皇位抱有一丝的幻想,载沣也在一气之下离开了长春。
当时载沣带着一家人辗转回到天津,在天津住了几个月,由于载沣习惯了北京的生活,在1939年,又举家搬回了北京,生活在祖上留下来的醇亲王府。
醇亲王是载沣的爸爸奕譞的封号,奕譞死后,他的儿子载沣世袭罔替,便沿袭醇亲王的封号。醇亲王府也顺利的继承了下来。
醇亲王府可是大清朝最牛的王府,先后出了两个皇帝。一个是溥任的二伯父光绪帝载湉,一个是溥任的大哥宣统帝溥仪。此外,还出了一个摄政王载沣。
一家人回到醇亲王府安顿下后,继续生活在载沣熟悉的老北京。平日里一心培养溥任学习,教会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溥仪、溥杰、溥任三兄弟中,父亲载沣对溥任的教育是最多的。
普通教师:金友之
1945年,日本战败,醇亲王府即将面临着被征用的境地。为了守护住这个家,溥任经过四处打探,在七叔载涛那里得知,如果在王府里办学校,就可以避免被征用。
溥任与父亲商量,如果在家办学校,既可以保住自己的家,又可以让很多孩子有书可读,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载沣也是在家每天闲来无事,正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父子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办一所小学,学校设在醇亲王府内的净业寺旧址。载沣担任董事长,溥任(金友之)则当校长。载沣将学校起名为“竞业小学”。
从此之后,溥任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上,没想到,一做竟是一辈子。
在父亲去世后,他依然没有停止过招生,最多的时候,学生有200多人。
1956年,溥任积极响应国家公私合营办学的号召,将一手创办的竞业小学,连同所有房地产全部上交国家。不再担任校长后,溥任依旧没有离开教育事业,在多所小学教书育人,直到1988年退休。
普通百姓:任四爷
此外,溥任多年来将王府中的文物全部捐赠给北京博物馆,累计起来多达上千件,任何一件文物拿到拍卖会上,可能价值上千万,但他都无偿的捐赠给了国家。
搬离王府后,溥任一直住在北京什刹海附近的一栋破旧的住宅里,院内年久失修,给人感觉非常的破旧简陋,但就在这样一个房子里,溥任住了半个世纪。
在街坊邻居的眼中,这位“任四爷”与寻常百姓没什么区别,日子过的也比较寒酸,上班也是与常人一样,挤着公交。无论从穿衣打扮,还是日常生活,溥任都一直提倡节俭朴素。溥任曾多次说过:“说实话,甭看我们是皇族,可我这一家人从来不靠吃“祖宗饭”,这是全家人感到最光荣的!”
晚年溥任与老伴甘受清贫,两人靠着微薄的退休金生活,溥老一生淡泊名利,为人低调,平和的心态保持了身心的健康,2015年4月10日,溥任去世,以97岁高龄寿终。
评价溥仪
溥任与溥仪是两个世界的人。兄弟二人性格不同,人生的阅历也大不相同。溥仪的一生是显赫而又悲惨的。溥任的一生是朴素低调而又幸福的。他完成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做了一名园丁,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曾这样的评价溥仪:我同情哥哥,他的一生注定是无奈的,哥哥没有与命运抗争,希望大家对他多一份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