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雪姣

出品: Odaily星球日報(ID:o-daily)

“保定宏安包裝”是瑞幸咖啡“小藍杯”包裝的供應商。但和瑞幸咖啡這樣的大企業合作,回款週期長,供應商真正拿到錢要半年以上。這給中小企業的經營帶來不少煩惱。

今年初,宏安包裝入駐了基於區塊鏈的“飛洛供應鏈平臺”。一小時內,保理商就對其完成風控審覈和授信,100 多萬元就先行打到該公司賬上。

這個企業,只是區塊鏈改造供應鏈金融的案例之一。

在去年 10 月中國信通院牽頭髮布的《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白皮書》中,42個金融類真實落地的區塊鏈案例裏,供應鏈金融案例達到 16 個,佔比超過1/3。

區塊鏈,主要解決了傳統供應鏈金融的“三難”問題——中小企業貸款難、金融機構風控難、相關部門監管難,從而提升供應鏈金融在B2B市場的滲透率(目前滲透率不足20%)。具體來講,區塊鏈使得本來數據不互通的供應鏈企業間可相互驗證信息,從而降低融資成本,提升供應鏈金融的效率和市場規模。

正因如此,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得到了監管部門的認可。

今年 7 月,銀保監向各大銀行保險機構下發文件,鼓勵利用區塊鏈等技術提升風控,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在供應鏈金融這個萬億級市場中,區塊鏈有望快速商業化落地,真正助力產業革新。

何謂供應鏈金融?

平時我們買東西大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但企業間並非如此。

比如福田汽車這樣的大企業,擁有 1500 多家零部件供應商、2000 多家經銷商。這使得福田汽車(核心企業)的選擇很多,而供應/經銷商處於依賴(弱勢)地位,進而導致核心企業賒銷盛行。

舉個例子,A 供應商對福田汽車說,你和我簽訂 1000 萬的採購合同,我給你幾個月的賬期,給你零件拿去生產汽車、銷售出去,等回款後再付全額。

如此一來,訂單是拿到了,但也有弊端。比如, 供應商會因大量應收賬款而現金流喫緊,一旦資金鍊斷裂,需舉債維生甚至面臨倒閉。 同時,核心企業也將面臨提前兌現付款的壓力。

爲解決這一問題,促進資金融通的供應鏈金融應運而生。

通俗點說,此項業務會根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給這些供應鏈企業貸款,貸款額(或者說融資額)通常爲應收賬款本身的 70%-80%,庫存貨物價值的 30%-50%。

截至 2018 年,國內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達 2 萬億元。

但這一數據背後仍有諸多隱憂。譬如,供應鏈金融市場在 B2B 市場中的滲透率不足 20%; 2018 年,國內應收賬款融資需求超過 13 萬億元,但實際貸出資金僅有 1 萬億元,並且主要由大銀行服務超大型核心企業的一級供應商,處於供應鏈長尾的小微企業有近 12 萬億元的融資缺口。

究其原因,供應鏈金融現存三個難題:中小企業貸款難、金融機構風控難、相關部門監管難。集中表現之一,即是供應鏈金融騙局不斷。

供應鏈金融詐騙頻發

今年 7 月 5 日,承興國際控股(02662.HK)的實際控制人羅靜被刑拘的消息,揭開了“承興系”涉資百億的供應鏈金融“騙局”。

據報道,承興系是蘇寧、京東、中國移動等大企業的上游供應商,同樣由於這些企業賒賬,對承興系產生較大現金流壓力,承興遂將上述企業應收款打包成相關產品在各金融平臺上發行,募資百億。

但事發後,京東對外公告稱,承興涉嫌僞造和京東的業務合同對外詐騙;蘇寧也否認了應收賬款的真實性。

哪一環節出現欺詐還有待偵查,但此事給行業敲響了警鐘。 如何提升供應鏈資金流、物流、商流(商品價值的流轉)這三流的真實性,成了金融機構的剛需。

多方對證似乎是“正解”。但企業間尚缺乏統一的商務信息系統。各主體使用的供應鏈管理系統 SCM、企業資源管理系統 ERP、財務系統不同,對接困難。

另外,供應鏈金融中還存在,核心企業信用只能傳遞至一級供應商,而一級供應商後面的二級供應商則因沒有核心企業出具的應收賬款票據,難獲優質貸款,最終導致企業貸款難。而這一問題的根源則是, 當前票據流通性差且不可拆分,只能在核心企業與一級供應商間流轉。

由此可見,除非進行業務創新、技術創新,不然供應鏈金融的“三難”一時難解。

區塊鏈如何解決?

或許有人要問,單靠互聯網技術無法解決上述問題嗎?

很難,這裏至少有一道屏障。

傳統技術構建的企業間系統,無法保證數據不被篡改、同時滿足企業保護核心數據隱私的剛需。這就需要數據存儲要有很強的防截獲、防破解能力。

而融合了密碼學的區塊鏈技術恰好可以破解這些難題。 最基本的“配置”是,該供應鏈體系搭建一個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聯盟,聯盟參與者包括核心企業、供應商、金融機構,必要的話還可加入供應鏈平臺締造方和相關監管機構。

有了這套基礎設施之後,如在上述的例子中,金融機構收到承興的貸款申請後,隨即在鏈上申請相關方驗證合同的真實性、合同有無多次驗證(多頭借貸),而後,京東、蘇寧等企業如實反饋,金融機構便不會掉入陷阱。

同時,藉助區塊鏈,核心企業的應付賬款可擁有對應憑證,並由一級供應商進行拆分,交至同在鏈上的二、三……級供應商,助其融資。而核心企業也可藉此瞭解全鏈條的運轉是否正常,免除緊急兌付壓力,提升供應鏈金融全流程的安全性。

此外,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還能提升結算的效率。傳統供應鏈各環節之間的結算無法實時對賬、自動完成。區塊鏈中的智能合約可在觸發特定條件後自動清結算,減少手動操作。銀行等金融機構可在貿易數據獲取、覈查等方面降本提效。

艾瑞諮詢預計,至 2023 年,區塊鏈可爲供應鏈金融市場帶來約 3.6 萬億元市場規模增量,讓供應鏈金融整體市場規模突破 6 萬億元(滲透率增至 48%);讓供應鏈金融市場整體運營成本降低 0.48%,對應實現約 297 億元的利潤增加。

摘自《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白皮書》(去年10月31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騰訊金融科技、深圳聯易通三方牽頭,組織多家單位聯合發佈了《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白皮書》)

垂直領域中有哪些大玩家?

正是看到這一廣袤空間,兩年來,越來越多的產業供應鏈選擇了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

根據艾瑞諮詢,參與者主要包括四類:

  • 區塊鏈技術(或解決方案)服務商,如趣鏈科技(旗下有上文提及的飛洛供應鏈平臺)、萬向區塊鏈;
  • (金融)科技公司,如螞蟻金服、騰訊;
  • 金融機構,如國有四大行;
  • 核心企業/倉儲企業,如蘇寧、富士康、福田汽車等。
從公開數據來看,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已取得不俗的成績。

比如,由工行、郵儲銀行、11 家央企等聯合發起的中企雲鏈,自2017年成立至今,已覆蓋4.8萬企業,鏈上確權金額達到 1000 億元,保理融資 570 億元,累計交易達 3000 億元。

截至 2018 年末,運行不到 1 年的騰訊微企鏈接入合作銀行12家,服務核心企業71家、供應商近 3000 家,涵蓋地產、能源、汽車、醫藥等領域,覆蓋一、二級供應商,融資金額近 300 億元,與傳統銀行貸款相比能降低2到8個點的利率。

2018年12月,IEEE 和螞蟻金服企業等合作啓動編制《供應鏈金融中的區塊鏈標準》。這是 IEEE 首個金融業區塊鏈標準,定義了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通用框架、角色模型、典型業務流程、技術要求、安全要求等。

當然,區塊鏈也不是萬能的。

在可見的 3~5 年內,用區塊鏈幫助實物(存貨)融資還有一定困難。存貨融資中存在的一大問題是,無法有效監測商品進出庫等動態。當前可能的解決方案中,除了區塊鏈外,還需協同 RFID、AGV、視頻分析等物聯網技術,才能保證貨權可控、提升貸款成功率。

其次,區塊鏈業務對現有平臺進行改造和建設的成本,也需要一段適應期。據艾瑞諮詢統計,普通企業若想加入由區塊鏈技術服務商或金融科技公司發起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中,通常需要支付 50萬+每年的服務費。

落地難不僅僅是技術和商業上的問題,監管上也需有所配套。艾瑞諮詢認爲,相關監管機構需着手,從區塊鏈技術發展趨勢、數據保護、金融風險等角度規範技術及業務監管;加強對智能合約的審查、審計;開展相關法律研究及立法工作,實現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業務的有法可查,有法可依。

參考資料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落地策略及發展趨勢分析》,艾瑞諮詢,2019年8月

《分佈式資本研究報告:區塊鏈+供應鏈金融》,2018年6月

《區塊鏈+“中國製造”:區塊鏈如何提升供應鏈金融活力與效能》,區塊鏈大本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