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央行爲應對經濟下滑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避險需求以及金價自身的勢能是驅動黃金ETF總規模增長的主要因素。對於進入四季度金價拐頭向下,北京金陽礦業首席分析師蔣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貿易摩擦不再繼續升級,使得市場對於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悲觀預期失去了最大的依據,金價因此出現了回落。

(原標題:2019年最後一個月,金價能漲回來嗎?|金價調研)

今年前三季度黃金需求增加明顯,黃金價格在9月初觸及1580美元/盎司的高點後,走勢震盪向下,目前交投於1460美元/盎司附近,並繼續呈現看跌走勢。

12月第一個交易日,截至發稿,期貨市場上COMEX黃金報1464.70美元,跌幅0.54%。現貨金跌0.3%至每盎司1461.15美元。

對於進入四季度金價拐頭向下,北京金陽礦業首席分析師蔣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貿易摩擦不再繼續升級,使得市場對於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悲觀預期失去了最大的依據,金價因此出現了回落。

北京時間12月2日23:00,美國11月ISM製造業指數(PMI)將出爐,業內認爲,假如晚間美國ISM數據表現強勁,美聯儲暫停降息的預期將進一步升溫,這將推動美元走強,並進一步打擊金價。

“除了經濟數據之外,中美貿易動向也是影響金價的一大因素,積極的貿易消息將提升風險偏好情緒,從而對金價構成更大打擊。”蔣舒說道。

需求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黃金需求增加明顯,世界黃金協會(WGC)最新報告顯示,三季度全球黃金需同比增長3%,需求拉伸主要動力來源於黃金ETF的流入,抵消了其他方面黃金需求的疲軟。

具體看來,三季度全球黃金ETF的總持倉量達到了2855.3噸的歷史新高。總持倉量在第三季度增長258.2噸,這也是2016年第一季度以來最高的單季度流入量。全球央行爲應對經濟下滑採取的寬鬆貨幣政策,避險需求以及金價自身的勢能是驅動黃金ETF總規模增長的主要因素。

蔣舒表示,黃金ETF持倉的增加,同樣反映了全球貿易摩擦不斷升級時,市場對於美國經濟預期悲觀驅動下的資產配置行爲。

現貨市場上,年關將至,黃金飾品需求照慣例會受到節日的支撐,但目前來看今年黃金的節日需求弱於往年。

據瞭解,因爲黃金消費者已從對量的追求轉向質的追求,這制約了黃金消費量。

“其實今年下半年以來,金飾銷量一直不容樂觀,一個是價格有所上漲。另一方面隨着消費升級,相較於金飾的含金量,消費者更關注金飾的款式,因此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其對首飾的需求轉向知名度高、款式新穎的品牌。”上海市黃浦區某金店店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世界黃金協會《2019年三季度黃金需求趨勢報告》也指出了這一現象:“三季度中國金飾需求同比下降12%至156.3噸,爲連續第四個季度同比下滑,比近五年173.5噸的單季平均值低10%。中國的金條與金幣需求下降了51%,至42.8噸,爲三年來的最低水平。具體看來,雖然傳統24K金飾因金價上漲而銷量下滑,但是3D硬金、古法金等設計和工藝獨特的黃金產品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蔣舒提到,年底的金價走勢與節日需求有一定的關係但是關係不會太大,接下來黃金走勢還是要看全球貿易談判的進展,如果全球貿易談判出現重大成果,那麼金價在年內將繼續下行。

招金期貨貴金屬研究員李曉傑認爲,黃金具有貨幣屬性,從貨幣市場角度看,今年美聯儲進行了3次降息,如果從相對定價角度看,黃金絕對價格上漲空間可以從低位上漲30%,1500美元/盎司關口附近是合理價格。考慮到金價快速上漲,壓制了需求,金價回調至1400美元/盎司關口也存在合理性。然而,全球貨幣政策趨於寬鬆主基調,後期若其他風險要素髮生變化,可能促使金價重新進入上漲節奏。

道明證券預測,儘管金價短期內可能跌至1425美元/盎司低點,但長期來看金價很有可能升至1650美元水平。

瑞銀認爲,黃金的表現應該優於週期性更強的大宗商品。截至今年10月,金價的年內漲幅已達18%,預計黃金將繼續在2020年上漲,但步伐會放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