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和她的格力,一直以來都是業內新聞焦點。在跟雷軍的賭局馬上就要揭曉的時候,董明珠一直力挺的珠海銀隆新能源,卻爆出一樁醜聞。

文/華商韜略 張津京

11月13日上午,銀隆新能源通過微信公號發文稱,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7.8億元。

從2016年董小姐高調宣稱10億入股,到今天當時董事長等人貪腐案爆發。再加上今年1月供應商討債事件和各地工業園區的停工傳聞,珠海銀隆的這筆投資,恐怕已經讓董小姐欲罷不能,食之無味。

新董事會當選發現錢沒了

根據銀隆方面的公告顯示,今年3月份公司完成管理層變更,選舉盧春泉任董事長、聘請賴信華擔任公司總經理,孫國華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及總裁職務。而在新董事會完成組建後,在新一任董事會監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履職過程中,發現公司與大股東之間存在頻繁關聯交易,部分交易存在異常與疑點。

據相關業務人士介紹,在這次的管理層變動中,銀隆董事長與總裁兩個職位都不再由創始人團隊中的人員擔任。創始人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繼續擔任銀隆公司董事。

公告顯示,自2018年7月底新任監事會委託了律師事務所及會計事務所,就公司與大股東銀隆集團及實際控制人魏銀倉、孫國華及關聯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事項作了專項盡職調查和審計。報告顯示,大股東通過關聯交易侵佔公司財產損害公司利益近8億元,部分行爲涉嫌構成刑事犯罪。

今年10月10日,珠海銀隆召開監事會,決議責令公司追究相關公司、人員的法律責任,追回被侵佔款項,維護公司合法權益。10月18日,銀隆公司向法院提起公訴,涉案標的7.8億,同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刑事案件涉案金額2.7億元。

董明珠的心頭肉

有熟悉董明珠的人透露,珠海銀隆一直都是董明珠的心頭肉。從2016年11月格力全資收購珠海銀隆告吹後一個月,董明珠就拉着王健林,以個人名義投資珠海銀隆10億,佔股17.46%,成爲公司第二大股東。

而在2018年1月銀隆爆出供應商討債事件,讓董明珠覺得原有的創業團隊有問題“管理上有漏洞”。據相關人士介紹,董明珠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全面介入銀隆管理的心思。

此次董事會改選後,原有創始團隊出局,新當選的董事長盧春泉爲普潤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後者是珠海銀隆2015年進行第二輪融資的主要投資方之一。而新聘任的總經理賴信華,是原格力集團鄭州分公司總經理,在2017年6月前後加入珠海銀隆任副總裁,分管生產、技術。

而隨着賴信華入駐銀隆的,是格力系管理人員的大舉進駐。據不完全統計,那段時間共有4名格力高管進駐銀隆擔任分管核心業務的副總裁。而中層管理人員的抽調,數量在百名左右,這些人的到來,給珠海銀隆添加上董明珠強烈的個人色彩。

技術有爭議

珠海銀隆讓董小姐念念不忘的技術,叫做鈦酸鋰電池技術。相較於目前業內使用的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技術,這個鈦酸鋰電池技術能短衝短放,安全性高,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充電速度。但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銀隆的技術“鈦酸鋰”源自一家長期虧損、已在納斯達克退市的美國企業Altair Nano。2010年珠海銀隆對這家公司進行收購,獲得超過53.18%控股地位。這家公司曾是一家設立在加拿大安達略省的企業,後冊遷至美國,主攻的就是以鈦酸鋰材料作爲負極,錳酸鋰或三元材料爲正極的 “鈦酸鋰”電池技術。

珠海銀隆的高級工程師範雪海曾在第四屆鋰電達沃斯論壇上說:“鈦酸鋰電池採用的是結晶石納米結構材料,比傳統鋰電池材料的石墨結構穩定,因而安全性較強。而且,納米尺寸變化比較快,位於20到60納米之間,能做到6分鐘快充90%以上,這是由材料特性決定的。”

從充電次數來說,傳統鋰離子電池在報廢前通常可充電約1000次,而在實驗室測試中,奧鈦納米能量存儲和電池系統已實現16000次以上的充放電循環,其速率比常規電池高40倍,且仍保持了高達初始充電容量80%的容量。

但能量密度低是這個電池技術最大的缺陷。普通電池12度電能跑100公里,這個電池最多50公里。因爲能量密度低,那麼要想實現大航程,就要增加電池組。一般這個電池並不適合普通電動家用轎車,反而更適合公共汽車。

▲各種動力電池的比較

目前珠海銀隆主要的產品,也是電動公共汽車和大客車。而這個早於鋰電池和鐵電池的技術,其實在業內爭議不斷。

業績靠補貼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國家補貼的確已是銀隆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珠海銀隆相關財務報表顯示,2014年-2016年的營收分別爲2.48億元、38.62億元、78.98億元,淨利潤分別爲-2 .66億元、4.16億元、8.36億元。2016年銀隆營收是3年前的32倍。

在這三年年末,珠海銀隆的應收賬款餘額分別達到了3.0億元、31.8億元和47.7億元,除了2016年以外,銀隆前兩年的應收賬款都佔到了全年營收的80%以上。

這部分應收賬款,據業內人士介紹,就是新能源汽車的國家補貼。因爲一般都是跨年度結算的,因此在年度財務報表終究是應收賬款。也就是說,國家補貼成爲銀隆目前收入的重要來源。

業內人士認爲:“珠海銀隆的主營產品是是公交車等商用車,其主要的客戶是公共事業單位,這些企業通常付款週期較長。同時隨着補貼政策發生變化,這一現象並不能持續。”

目前珠海銀隆正在衝刺IPO,這樣的時間點爆出這個8億元的醜聞,爲公司的IPO之路蒙上一層陰影。而珠海銀隆風波不斷,董小姐的下一步動向就值得關注。

不知道這個“心頭肉”或者“雞肋”,董小姐會怎麼做?但有一點可以知道,她的錢不是那麼好“黑”的,一定會有一次讓珠海銀隆刻骨銘心的變化。

對於董明珠來說,走還是留,這是個問題。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今日話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