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最先到達陝北的紅軍長征部隊是紅二十五軍,其於1931年10月在安徽金寨成立,最初在序列上隸屬於紅四方面軍。在紅軍長征時期,按照長征路線來講,舉行長征的紅軍部隊共有四支,分別是中央紅軍(後來改稱紅一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後來編入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後來與紅一方面軍第三十二軍合編爲紅二方面軍)。

在紅軍長征時期,按照長征路線來講,舉行長征的紅軍部隊共有四支,分別是中央紅軍(後來改稱紅一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後來編入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後來與紅一方面軍第三十二軍合編爲紅二方面軍)。那麼,在以上四支紅軍長征部隊之中,哪一個最先到達陝北呢?當時的負責人都是誰呢?讓我們接着往下看。

首先,最先到達陝北的紅軍長征部隊是紅二十五軍,其於1931年10月在安徽金寨成立,最初在序列上隸屬於紅四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進軍川陝之後,紅二十五軍作爲留守部隊先後經歷了多次整編,於1934年11月按照命令開始進行長征。當時,紅二十五軍在河南省羅山縣何家衝一帶集結出發西進,成爲了是繼中央紅軍離開瑞金進行長征之後的第二支長征部隊。

在長征途中,紅二十五軍不但粉碎了敵人的多次重兵圍剿,還沿途創建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是四支紅軍長征部隊唯一在長征途中創建革命根據地並得到發展壯大的部隊。後來,紅二十五軍繼續北上,西出秦嶺、北渡渭河、翻越六盤山,成功實現了戰略性大轉移,最終於1935年9月到達陝西延川永坪鎮,比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成功到達陝北吳起鎮早了一個月。

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之後,很快與陝北紅軍進行了一次整編,兩支部隊合編爲了紅十五軍團。紅十五軍團組建之後,先後組織發起了勞山戰役、榆林橋戰役等,爲迎接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勝利到達陝北,進而創建陝北革命根據地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不久之後,隨着紅軍主力在陝北成功會師,紅十五軍團被編入到了紅一方面軍序列。全面抗戰爆發之後,紅十五軍團整體上被改編爲了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

在長征時期,紅二十五軍的軍長是程子華,他是山西運城人,後來在抗戰時期曾擔任過晉察冀軍區代理司令員,在解放戰爭時期曾擔任過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部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司令員等重要職務,在1955年由於程子華已經離開了軍隊系統,所以沒有參與授軍銜。而擔任紅二十五軍副軍長的是徐海東,他是湖北大悟人,後來在抗戰時期曾擔任過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旅長,由於長期在艱苦的環境下工作,徐海東身患重病只好離開部隊進行治療和休養,在1955年被授予了大將軍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