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济南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主任马效恩带领委机关相关处室、部分委属单位及区县卫生计生局主要负责人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听电话,就深化医改、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及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与市民群众进行了交流。

  

  到2020年北方中心一期工程建成运行济南提出了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的重大决策部署,马效恩表示,作为健康服务的主要供方,卫计领域是主战场。“一是回应高层次需求,光大“齐鲁医学”品牌,发展高端康养。二是回应特色化需求,打造“扁鹊故里、齐鲁中医”品牌,发展特色康养。三是回应普惠化需求,打造共建共享的健康普惠品牌,发展普惠康养,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四是回应“互联网+医疗健康”新要求,依托北方中心激活健康医疗大数据潜力,发展智慧康养。到2020年,北方中心一期工程建成运行,逐步实现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建成国内重要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基地。”据了解,济南市在全国首批获得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及产业园建设授权,成功创建为国家电子健康卡试点城市、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

  

  前三季度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家在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马效恩介绍说,新建小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用房,作为社会公益事业配套设施硬性指标纳入规划和建设,无偿移交卫生计生部门使用,前三季度完成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家;设立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资金,每年1500万连续三年为乡镇卫生院配备必备设备。此外,今年市传染病医院、市中医医院东院区、市精神卫生中心等重大项目均有积极进展。扶持社会办医方面,全面放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规划限制、简化审批申请材料、全面实施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两证合一”等17条举措。目前全市社会办医院198家、床位11078张,占比74.2%、22.4%;注册医生集团71个。家门口享受大医院名医生诊疗服务“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个比较新的概念,济南市在全国首家获得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和产业园建设授权,率先启动北方中心存储中心建设。目前市域医疗机构及与市直有关部门的健康医疗全量数据汇集基本完成,数据清洗治理、研究分析和应用同步开展,初步形成产业化优势。“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将给老百姓带来方方面面的健康红利。”马效恩介绍说,一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电子健康卡、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应用,患者可在网上完成预约挂号、远程候诊,并通过智能终端实现诊间支付、报告查询,群众少跑腿、少等待,就医体验有较大提升。放大优质医疗资源作用,比如通过分级诊疗平台、协同平台,以及区域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病理中心、检验中心等的建设,群众走进家门口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一样可以接受来自大医院、名医生的诊疗服务,拿到高级别医疗机构判读的检验检查结果,患者就医流向更加合理。再者还会催生健康服务新业态。通过大数据分析应用,推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健康服务,这是未来健康服务管理的新趋势。济南市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方面的先手优势,吸引了众多高端人才、项目、资金的聚集。健康医疗大数据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以浪潮集团、顺能科技、优加利公司为代表的数字化健康医疗软硬件系统、智能设备、穿戴设备等初步形成产业化优势。

  母婴室已完成98处0-3岁婴幼儿科学养育APP已完成今年,济南市卫计委承担母婴设施建设、免费产前筛查共两件市政府为民办实事。截至目前,在全市经常有母婴逗留且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院、旅游景区及文化娱乐等公共场所建成母婴室98处(年度目标100处)。10万册《0-3岁婴幼儿科学喂养工程》图书已印制、分发到位,0-3岁婴幼儿科学养育APP已开发完成。免费产前筛查方面,为济南市夫妇双方至少一方具有济南市户籍,孕15周-20周6天、预产年龄小于35岁的孕妇(根据国家产前筛查技术规范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除外)提供免费产前筛查服务。截止10月底,全市开展产前筛查宣传教育52437人,完成免费产前筛查40405人,筛出产前异常5041人。

  记者杨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