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仓储配送准确率的方法


先抛个观点: 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送货,而是运输与其他活动(拣货,集货,配货)的组合,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

在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眼中,仓库的配送就是依据客户的要求,按照“表格”中的信息,叫来物流、或者自己车队的人来将相应的货物送走。

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它不仅集装卸、包装、存储、运输于一体,还具有降低采购成本、促进销售与提高商品流动效率、保证货源稳定性等功能。

在没有上线专业的WMS系统之前,很多中小型仓库,也面临仓库内部管理的很多问题。使用仓库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完善的中小型仓库的管理方案。解决仓库“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为中小型仓库提供适配的方案,在现有仓库条件下,最大化提升作业效率,提高配送准确率。

下面我们以门店的配送为例,一步一步了解如何来提升配送准确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业务当中的相关工作人员:

仓库经理、仓库主管、收/退货组长、收/退货员、制单组长、制单员、理货组长、理货员

拣货组长、拣货员、集货员、复核员、发货组长、司机。

业务场景展现

对仓库的关键业务做分解,要管理好一个仓库,需要从仓库管理出发,在加强仓库管理基础上,更好地支持其服务对象:供应商、门店、分销客户的往来业务,从而达到为其他职能部门服务的目标。

这当中分区编码的管理是首当其冲的,在仓库规划过程中,通常把仓库划分为若干个存储区域,把存储商品按照品类、性能、拣货方式划分为若干个类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存储区域。

在拣货作业时,为了使拣货员能够更迅速且准确地找到待拣货品,要求仓库中商品的拣货位具有唯一性,一般通过货架位编码的方式来确定这种唯一性。

在系统上线之前,为提高仓库作业的效率,项目人员通常会根据仓库的作业方式、货架布局、拣货动线,进行一轮仓库重新分区及货架重新编码。

供应商管理的来货管理:商品收货后可直接入库至整托盘存储区或拣货商品暂储区,也可质检或者规格调整完成后入库至整托盘存储区或拣货区。

搬运活性指“从物的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状态的难易程度”,如果容易或适于下一步装卸搬运作业,则活性高,根据搬运活性的分析,可看出,“按照不同的货区集中堆放在托盘上”活性指数最高,也是比较推荐的方式,即收货后,根据货区进行集中存放。

商品的配送环节很关键,为提高仓库配货准确率,在出货前,通常建议进行商品的复核,可随机抽查部分门店或者全部门店进行复核。

商品复核,比较推荐的方式为通过扫描平台复核(有专门的复核区域),如图7所示;对于仓库面积不足的仓库,也会推荐通过RF进行复核(在集货区进行复核)。扫描平台(扫描枪)一件一件扫描商品条码,实现快速准确复核。

复核完成后:

a)拣货无差异,将商品拉至待出货区。

b)拣货有差异,转差异处理流程。

若为数量少,则填写实际拣货数。

若为数量多,则拿出多余数量的货品。

若为质量问题,则剔除有质量问题的商品。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带来的关于配送准确率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