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袁家卻另闢蹊徑來一個世家與宦官通喫,權勢是達到了巔峯,但氣節與袁安等人相比已經少很多了,更像純粹的官僚。袁家經過三世的積累,到了第四世,終於大爆發了。

“四世三公”並非東漢汝南袁家獨有,還有一個是楊修所在的弘農楊氏。這兩個家族在東漢中後期是權頃天下,門生遍地,一定程度上影響朝政。

楊家是從楊震開始發達,袁氏從袁安開始發達,這兩位共同的特別都是剛正不阿,不畏權貴。楊家到曹操主政時勢力還很強大,曹操數次想打擊楊家,但殺了楊修卻不敢動其父親楊彪。具體看《曹操與董卓爲什麼不敢殺楊彪?因爲他們惹不起楊彪背後的勢力》這裏不展開。汝南袁家則在三國時陷入沉寂。

袁紹說他家是四世三公,到底哪四世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世

袁安使得汝南袁家風生水起,從兩件小事可以看出袁安的品行。

第一件事:

當時天下大雪,積雪尺厚,雪停之後,老百姓都出來掃雪,洛陽令也出來視察災情。袁安門口雪沒有清掃所以被誤認爲凍死了。

作爲地方官,洛陽令自然要去查看一番,結果發現袁安僵臥着,他們就展開對話。見安僵臥,問何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餓,不宜幹人。"——《太平御覽·天部·卷十二》

大雪天的,大家都餓着,我怎麼好意思去打擾人家。

洛陽令覺得袁安太神奇了,後世用“袁安困雪"表示守清貧不乞人的高士氣節。

第二件事:

他後來在縣裏任功曹,到州從事那裏辦點事情。事情辦完之後,州從事也算是袁安的上級領導,他託袁安帶一封信給縣令。正常情況下,上級讓下級帶東西,當然十分樂意,這本來就是順手之勞,有時巴結還巴結不上呢。

結果袁安卻拒絕了,並且說了這麼一番話。公事自有郵驛,私請則非功曹所持——《後漢書.袁張韓周列傳》

從這個兩件事可見袁安的個性。袁安眼中只有規矩,沒有私利。廉潔奉公,不畏權貴是袁安的特色,連當時掌權的竇太后他也敢得罪。一生正氣的袁安爲袁家贏得世人的尊崇。第二世

袁安用廉潔奉公和剛正不阿爲自己的子孫贏得了生存空間。袁安死後,漢和帝越想越覺得袁安好,所以就拜袁安的長子袁賞爲郞。

袁安的次子袁京是一個另類,他不喜歡富貴生活,只喜歡隱居。有一次袁安實在看不下去了,因爲袁京太窮了,所以送了點衣物給他。

想不到袁京還真有袁安當年“袁安困雪”的勁,他對袁安說我有手能種,我有腳能走,要這些東西幹什麼?

他的三子袁敞也是厲害的人物,史書對袁敞的評價是:司空袁敞,廉勁不阿權貴——《資治通鑑·漢紀·漢紀四十二》

袁敞因爲受到兒子的牽連,最終自殺。袁敞官至司空,這樣袁家二代都出現“三公”了。

剛正不阿加高士的行爲,這一代袁氏的表現爲袁家的興旺添了一把火。第三世

第三世中最厲害的是這個不願意爲官,喜歡隱居的袁安的二兒子袁京一脈。

袁京的長子袁彭官至光祿勳,袁安的次子袁湯官至司空,太尉。這樣袁家已經是三世“三公”了。

袁湯也是很有氣節,但是與他父親袁京,祖父袁安相比,氣節上已經弱了很多。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是三代富貴養育中還能有這樣的氣節,說明袁家的家教還是很不錯的。

第四世

袁家經過三世的積累,到了第四世,終於大爆發了。袁湯的三個兒子都位列高官。

袁湯的三個兒子分別是袁成、袁逢、袁隗。袁成官至左中郎將,袁逢官至司空,袁隗官至太傅。

一門一脈中出現了二個“三公”的官職,汝南袁家的權勢達到了巔峯。

袁家達到巔峯,靠的不是袁安的剛正,也不是袁京的高行,而是採用了一些方法。時中常侍袁赦以逢、隗宰相家,與之同姓,推崇以爲外援,故袁氏貴寵於世,富奢甚,不與它公族同——《資治通鑑.漢紀·漢紀四十八》

中常侍是什麼?宦官,皇帝寵信的宦官。東漢後期,世家大族及名士與宦官勢成水火。

“大丈夫在世,應當掃除天下的垃圾,哪能只顧自己的一室”東漢名士陳蕃與竇武謀誅殺這些宦官,結果反被殺。大將軍何進想殺這些人,但宦官手中有兵權,所以只能引丁原,董卓,王匡等人入京最終引發羣雄割據的亂世。

曹操的爺爺曹騰也是一個大宦官代表。陳琳在官渡之戰前罵曹操的祖父:司空曹操祖父騰,故中常侍,與左悺、徐璜並作妖孽,饕餮放橫,傷化虐人。

司馬懿爲什麼不願意爲曹操出力,就是因爲嫌棄曹操的出身不好。世家大族看不起宦官之後。

袁家卻另闢蹊徑來一個世家與宦官通喫,權勢是達到了巔峯,但氣節與袁安等人相比已經少很多了,更像純粹的官僚。

這就是袁紹口中所說的“四世三公”的來歷。

結語:

一個家族走向巔峯之後,往往就會出現衰敗。袁逢有二個兒子很有名氣,一個是嫡子袁術,一個是庶子袁紹。這二個人在東漢末年依靠家族的影響力搶到好牌,結果卻彼此看不起對方,不但如此,最終還相互爭鬥。袁紹聯合曹操,劉表對付袁術。袁術卻一直認爲袁紹只是袁家的僕人。

兩兄弟的內鬥給曹操機會,袁術最終稱帝,結果自然是兵敗去帝號。敗了的袁術想帶着玉璽投奔袁紹,半路被劉備攔截,過不去,臨死想喝點蜂蜜水都做不到。

袁紹在官渡之戰被擊敗後抑鬱而死。袁紹剛死,袁家兄弟就開始內鬥,曹操趁虛而入。

袁紹之子袁譚被曹純麾下虎豹騎所殺,袁尚與袁熙在曹操的壓力下被遼東公孫康所殺。曹操成了汝南袁氏的剋星。

至此汝南袁氏在大舞臺上謝幕並進入低調期。後來汝南袁氏也有復興,但像袁安一脈下來接連幾代都可以做到權傾天下的局面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但另一支比較低調的陳郡袁氏卻開始嶄露頭角,成爲與琅琊王氏、陳郡謝氏、蘭陵蕭氏並列的世家大族,影響中國幾百年。

有人說陳郡袁氏能夠持續興旺幾百年,主要歸功於比較謙恭清素,不求過分顯達。陳郡袁氏在三國時期出現的一個人物是袁渙,曾經是劉備的手下。徐州被呂布奪走後,呂布跟他說你不寫信罵劉備,老子殺了你,袁渙就是不寫信罵劉備。

有傳聞劉備死了,大家向曹操祝賀,袁渙並沒有參加,雖然此時袁渙已經是曹操手下。袁渙的剛正不阿與清廉正直爲陳郡袁氏贏得清名。袁渙死時,曹操爲他流下了眼淚。

這大概是一個家族興衰的成因吧!你們說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涉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