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国产电影复映暂定规定》的通知,对国产电影复印进行了规范,该规定将于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电影日报在这里划一下重点和解读。

1、什么是复映影片?

规定指出:复映影片是指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或公映许可,距首次公映结束超过两年再次进行发行放映的国产电影。

电影局所说的“复映”就是坊间通常说的“重映”,比如类似2017年11月17日《英雄本色》重映,再比如《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2014年10月24日重映,后又于2017年4月13日第三次公映。

2、版权保护。

规定指出:电影复映应严格保护各版权相关方合法权益,应由出品单位、发行单位签订正式合同,明晰各方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换句话说,复映电影也要签订正式合同,和首映影片一样;规定特别强调了严格保护各版权方相关方的合法权益,也就意味着需要相关版权方合法授权

3、复映重审。

规定指出:复映电影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报电影第一出品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影主管部门重审,重审意见及放映安排报国家电影局。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有关人民团队、军队所属电影单位为第一出品单位的影片直接报国家电影局重审。

这也就是说,以前公映过的国产电影,只要有公映许可证,一般复映完全由片方主导,且不需要进行再次内容审查和再次发放公映许可证,而新的规定出台以后,复映的影片必须进行内容重审和重新发放公映许可证。

4、影厅限制。

规定指出:为了维护电影创作积极性和市场秩序,复映影片应控制放映规模,全部放映范围不超过2500个影厅,每家影院放映单部复映影片的影厅不超过1个。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最具力度的。根据规定,复映影片全国范围内公映时,最多不能超过2500家影院上映,且每家影院最多只能安排一个影厅排映;也就是说,复映影片的全国排片占比将受到严格限制。

类似《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2017年第三次上映票房累计近1.7亿的可能性,以后或将不复存在。

一方面,从政策层面支持并鼓励原创国产电影,限制老片一而再再而三地复映;另一方面,观众也对这种“炒冷饭”、消费情怀的做法褒贬不一,争议颇大。

而新规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从这之后,内地电影市场上的复映影片或许就不会像从前那样泛滥、无序了。少炒一些冷饭,少消费一些观众的情怀,鼓励更多优质的国产原创电影,是政策所向,也是观众所需。

不过,新规只针对的是国产电影,对于进口片复映是否执行这一规定,尚不得而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