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家電影局發佈了關於印發《國產電影復映暫定規定》的通知,對國產電影複印進行了規範,該規定將於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電影日報在這裏劃一下重點和解讀。

1、什麼是復映影片?

規定指出:復映影片是指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或公映許可,距首次公映結束超過兩年再次進行發行放映的國產電影。

電影局所說的“復映”就是坊間通常說的“重映”,比如類似2017年11月17日《英雄本色》重映,再比如《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2014年10月24日重映,後又於2017年4月13日第三次公映。

2、版權保護。

規定指出:電影復映應嚴格保護各版權相關方合法權益,應由出品單位、發行單位簽訂正式合同,明晰各方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換句話說,復映電影也要簽訂正式合同,和首映影片一樣;規定特別強調了嚴格保護各版權方相關方的合法權益,也就意味着需要相關版權方合法授權

3、復映重審。

規定指出:復映電影應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報電影第一齣品單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電影主管部門重審,重審意見及放映安排報國家電影局。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委、有關人民團隊、軍隊所屬電影單位爲第一齣品單位的影片直接報國家電影局重審。

這也就是說,以前公映過的國產電影,只要有公映許可證,一般復映完全由片方主導,且不需要進行再次內容審查和再次發放公映許可證,而新的規定出臺以後,復映的影片必須進行內容重審和重新發放公映許可證。

4、影廳限制。

規定指出:爲了維護電影創作積極性和市場秩序,復映影片應控制放映規模,全部放映範圍不超過2500個影廳,每家影院放映單部復映影片的影廳不超過1個。

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最具力度的。根據規定,復映影片全國範圍內公映時,最多不能超過2500家影院上映,且每家影院最多隻能安排一個影廳排映;也就是說,復映影片的全國排片佔比將受到嚴格限制。

類似《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2017年第三次上映票房累計近1.7億的可能性,以後或將不復存在。

一方面,從政策層面支持並鼓勵原創國產電影,限制老片一而再再而三地復映;另一方面,觀衆也對這種“炒冷飯”、消費情懷的做法褒貶不一,爭議頗大。

而新規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從這之後,內地電影市場上的復映影片或許就不會像從前那樣氾濫、無序了。少炒一些冷飯,少消費一些觀衆的情懷,鼓勵更多優質的國產原創電影,是政策所向,也是觀衆所需。

不過,新規只針對的是國產電影,對於進口片復映是否執行這一規定,尚不得而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