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皇后被廢是大明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事件,在宣宗之前,皇后的地位是非常崇高而不容侵犯的,後宮妃嬪不敢覬覦。宣宗知曉以胡皇后無子廢黜她是十分荒唐的,必然成爲他人笑柄,爲此他和孫貴妃謀略許久,終究還是要胡皇后心甘情願讓出皇后之位。

孫皇后是一位傳奇人物,在明代的史籍之中,對孫皇后褒大於貶。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之中,孫皇后善良識大體,幼年顛沛流離,卻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政治軍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而宣宗的原配胡皇后卻心狠手辣,爲奪位不擇手段。而歷史上胡皇后和孫皇后的性格正好相反,胡皇后大度懦弱,而孫皇后得寸進尺,胡皇后被廢,是孫皇后在宣宗身後不停推波助瀾的結果。

(明宣宗孝恭章孫皇后)
孫皇后是山東鄒平人,他的父親孫忠爲永城縣主簿。宣宗的外祖母是永城人,和孫家比較熟悉,見孫氏小時候聰明可愛,就將她帶進了皇宮之中。成祖的徐皇后也很喜歡孫氏,有意讓她嫁給朱瞻基,便讓太子妃張氏撫養教育。永樂十五年,朱棣冊封山東濟寧人、錦衣衛千戶胡榮之女胡善祥爲太孫妃,而孫氏則爲太孫嬪。
仁宗駕崩之後,宣宗即位,胡善祥爲皇后,而孫氏則爲皇貴妃。宣德二年,胡皇后還沒有生出嫡子,這讓已經失寵的她岌岌可危。
宣宗即位之後沉迷於玩樂享受,胡皇后作爲一國之母,曾經多次勸誡,這本是合情合理的,卻遭到了宣宗的反感和冷落。而孫氏對宣宗玩樂不管不問,宣宗認爲她很體貼,就生出了廢黜胡皇后、改立孫氏爲後的想法。宣宗想要廢后,張太后、孫貴妃和朝中幾位近臣都是知道的,而胡皇后又是個難得的賢后,沒有什麼過失之處,爲此,宣宗和孫貴妃聯手演了一出逼胡皇后主動遜位的大戲。
胡皇后身弱無子?
宣宗下定決心廢后,首先要找到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他將楊士奇、楊榮等臣子找到面前來,說了幾個胡皇后的缺點,楊榮隨聲附和,竟然真胡鄒出胡皇后的二十條過失。後來宣宗讓楊榮將胡皇后的過失寫成奏摺上報,楊榮畢竟是良心有愧,生怕在青史之上留下罵名,他將所有的過失寫在了紙條上,揣在懷裏面拿給了宣宗。

宣宗見楊榮這個態度,也知道如果真的要強行廢后,必然引起朝堂震動,屆時不僅僅是楊榮,就連他自己也要被罵成昏君。思來想去,宣宗還是抓住了胡皇后無嫡子的硬傷,打算以這個爲突破點,將胡皇后廢掉。
深宮之中的孫貴妃當然積極配合,她本也沒有子嗣,但這個時候宮中有一個被宣宗寵幸的宮女懷孕,孫貴妃將宮女所生的孩子佔爲己有,這就是後來的太子朱祁鎮。孫貴妃如此明目張膽得過繼了別人的兒子,宣宗肯定是知道的,說不定也是非常支持的。因爲只有這樣,宣宗纔有充足的理由廢胡立孫。
孫貴妃有了朱祁鎮,這事兒成了一半,但明朝還沒有一個皇后在年紀輕輕因爲無子被廢掉。而且胡皇后並不是不能生育,她此前已經給宣宗生下了兩個公主,宣宗那時候才30歲,胡皇后應該也在30歲上下,將她還可以有子嗣。宣宗知曉以胡皇后無子廢黜她是十分荒唐的,必然成爲他人笑柄,爲此他和孫貴妃謀略許久,終究還是要胡皇后心甘情願讓出皇后之位。
孫皇后謙讓有禮?
自從孫貴妃有了朱祁鎮之後,宣宗對孫貴妃更加寵愛了。而孫貴妃人前還是掛念着胡皇后的身體,胡皇后在這段期間生了一個多月的病,孫貴妃每天都要去看望,對胡皇后的照顧好像是親姐妹一樣。

(朱瞻基)
後來,廢后的事情就水到渠成。宣宗按照楊士奇的建議勸胡皇后主動上表遜位,與此同時,內宮朝堂已經有人放出話來,說胡皇后命中本來就沒有子嗣,這是算命之人早就預言的。在這連環的套路之中,胡皇后黯然退位。
在胡皇后退位之前,孫貴妃曾經非常誠摯地對她說:“後病痊自有子,吾子敢先後子耶?”這句話就是在和胡皇后承諾,只要你退位,將來生出了兒子,朱祁鎮必然會讓出太子之位。只不過孫皇后這些奉承話,也就只能是聽聽罷了。
孫皇后最後的“倔強”
孫氏做了皇后,廢后連宣宗的面都不願見,還談什麼懷孕生子呢?
史籍上將孫皇后的“奪位”說得輕描淡寫,甚至充滿了溢美之詞。胡皇后力辭,孫貴妃幾次謙讓,包括宣宗的挽留,將這段醜惡的宮鬥史埋沒在了明朝皇宮各種稀奇古怪的祕聞之中了。不過孫皇后對胡氏真的感激和尊敬麼?當然不是!

在孫皇后的心中,胡氏是一個多餘之人,甚至不允許後人將她和廢后相提並論。而孫皇后沒有想到的是,宣宗竟然後悔了。多年後,宣宗病重,他想到了胡廢后,尤其慚愧。宣宗“欲追復胡後徽號,悔恨莫及,自笑曰:‘此朕幼年事’。”然而這個時候孫皇后地位已經穩固,宣宗已經因爲自己的任性廢過一次皇后,難道還要再廢一次,重新恢復胡氏的地位嗎?那太子朱祁鎮又會怎麼想呢?宣宗一生終究沒有向胡氏彌補過什麼。
正統七年,胡氏崩逝,她是大明朝的第一個廢后,而且是主動遜位,並沒有什麼大過錯。廢后的葬儀應該怎麼辦?官員們去詢問楊士奇,楊士奇請示用以皇后的葬儀下葬,有官員反對說:“此非內庭意也。”內庭是誰呢?總不會是朱祁鎮的後宮嬪妃吧,很明顯就是已經成爲太后的孫氏。廢后之事已經過去二十二年,孫太后絲毫不念當年胡善祥遜位的情分,而羣臣因爲畏懼孫太后,也不敢爲胡善祥求一個合乎禮儀的諡號。
孫氏一直在堅持自己獨一無二的後位,即便經歷了土木堡事變,經歷了英宗兩次登基,她依舊倔強得和一個已經去世的女人計較。
天順六年,孫太后崩逝。英宗的賢后錢皇后找到了英宗,她曾經服侍過廢后,清楚胡氏的賢良和悲苦。所以,她向英宗多次提到當年胡皇后無辜被廢之事,希望英宗能夠給胡氏一個應得的尊諡,英宗最後同意了,算是給胡氏最後一點尊嚴吧。

胡皇后被廢是大明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事件,在宣宗之前,皇后的地位是非常崇高而不容侵犯的,後宮妃嬪不敢覬覦。朱元璋的馬皇后和朱棣的徐皇后病故之後,兩位皇帝都沒有再立後,後宮整肅,從未有紛爭和醜聞發生。但因爲宣宗的糊塗和孫氏的貪念,將胡善祥逼得自退後位,開啓了大明朝廢后的先河,後代皇帝便會效仿宣宗,一旦對皇后有所不滿,就以廢后泄憤,皇后怎敢勸誡皇帝?而妃嬪效仿孫皇后蠢蠢欲動,導致後宮混亂,爾虞我詐之事衆多,後宮和朝堂之間勾結,賄賂腐敗之事的出現也就不足爲奇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