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企稳or加速下滑?

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加快, 10月经济活动现稳定迹象。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增速加快了两个百分点至同比8.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从9月的同比收缩1.1%大幅反弹至7.1%,显示此前稳基建相关政策措施效果显现。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加快,专用设备和电力机械的投资增速创六年多高点。相应的,制造业相关行业的生产增长平稳,显示民营部门主导的制造业复苏目前仍然稳固,贸易战影响尚不显著。汽车行业喜忧参半,投资恢复增长,但需求疲软导致产量和销售下滑仍在持续。

消费需求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超预期回落,从9月份的9.2%下滑至10月的8.6%。中秋节错期是部分原因。国庆黄金周销售额和网络销售仍然火爆,显示居民消费需求整体上仍然平稳。此外,服务消费增长受假期旅游拉动有所加快。

此前公布的出口数据超预期强劲,过去十二个月中有十个月录得增长。10月出口同比增长15.6%,高于9月的14.4%。尽管有抢出口的影响,但并不能完全解释出口数据的高增长。外部需求方面,美国消费需求仍然稳固,其他地区需求也相对平稳。尽管如此,面临年末年初合同重新谈判,加之近期外贸领先指数下滑明显,贸易战的影响可能在2019年年初开始逐步显现。毕竟美国仍然是中国大部分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也占最终商品出口的接近五分之一。一旦加关税成为更长期的因素,考虑中期全球供应链调整的可能,外部冲击带来的经济下行风险不可忽视。因而,决策层应更多地关注国内政策调整和改革的推进,以应对经济继续从出口导向进一步转向内需主导的趋势变化。

10月数据中最大的意外来自昨日公布的货币金融数据,货币供应及社会融资总量增速继续回落。季节性原因之外,信贷供给需求双弱的局面值得重视。分部门看,企业新增贷款急剧下滑,银行金融机构风险厌恶情绪浓重。信贷扩张乏力,月度社会融资总量(TSF)新增7290亿元,大幅低于预期。 社融存量增速从10月份的10.6%放缓至10.2%。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在三季度加速后逐渐减少,年度发债额度已基本完成。影子银行业务继续收缩。

金融监管部门一方面试图鼓励银行更积极为民营部门放贷,另一方面对于影子银行业务的严监管仍在继续。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外部冲击叠加令局面更加复杂困难。要遏制信用收缩——预期恶化——需求萎缩的恶性循环,还需要更加果断和有力的政策调整。货币流动性条件趋于合理充裕的同时财政政策仍需加力。宜尽快出台大幅度为企业减税降费和继续推动改善营商环境的相关改革措施,为经济和就业的主力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降低整个企业部门的成本负担。

往期精彩文章

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减税降费政策出台宜早不宜迟

内需继续放缓,宽信贷减税降费仍需加力

宽松政策下一步:减税是关键

关注贸易战与增长回落压力叠加的风险

总需求继续降温

基建减速拖累内需增长

一季度增长平稳 总需求略降温

需求稳中有升,实体经济强势开年

2017四季度经济仍平稳,2018如何?

底部企稳or加速下滑?

屈宏斌观点

屈宏斌现任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具备二十年国际金融市场从业经验。本平台着力从市场及投资者角度分析研究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趋势。

本文版权归“屈宏斌观点”所有,

如要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