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組合管理中,通常分爲兩個基本的流派,一個是集中投資,另一個分散投資。集中投資的羣體通常是一些具備選股能力的主動管理型的機構或者個人,而分散投資的代表以被動管理的指數基金爲典型,比方說國內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基金。中國人的傳統智慧裏面有: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面。想要強調的也是要把資產或者資源分散在若干個不同的地方,但是在投資中,應該採取集中投資,還是分散投資的方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投資大師們是如何說、如何做的吧。

巴菲特是師從格雷厄姆的,在格雷厄姆的投資體系中是大量分散持有一些低估的股票,在這些股票的市場價格恢復到內在價值附近的時候,賣出然後再買入另外一些符合標準的公司。然而,巴菲特雖然是向格雷厄姆學習的價值投資理論,但是在投資組合方面,在早期的時候,他就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他曾經指出,如果你是一個有一定選股能力的投資人,熟悉產業運行並能夠自行找出5~10家股價合理並享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傳統的分散投資對你來說就沒有什麼意義,那樣做反而會容易傷害到你的投資並由此增加你的風險。我實在不明白一個投資人爲何要把錢放在排名第20好的股票上,而不是把錢集中投資在排名更靠前、自己更加熟悉、風險更小且獲利潛力更大的股票上。

在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中,有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指出這是戰勝敵人的主要作戰方法,不但應用於戰役而且應用於戰術的部署,以求全殲、速決。爲此,不惜放棄一些城市和地區,爭取主動,集中優勢兵力,選擇敵人薄弱或孤立的部分,在運動中予以各個殲滅,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壯大自己的力量。該思想對解放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

Bill Rose曾指出過度分散投資所面臨的問題:如果你有40個女人,那麼你永遠都不可能深入瞭解她們中的任何一位。巴菲特指出,我們持續地把資金集中在爲數不多的我們能夠深入瞭解的公司上。只有極少數的企業可以讓我們深具信心並願意長期持有,因此,當好不容找到這些企業時,我們就要達到一定的參與程度。好東西多多益善。

凱恩斯的投資實踐與他的經濟思想一樣傑出。他曾經給朋友的信中寫道:隨着時光流逝,我越來越相信正確的投資方式是將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到自己瞭解且十分信任其管理層的事業上;那種通過把資金分散到一大堆自己不太瞭解且沒有信心的公司上面以便藉此去控制投資風險的想法是錯誤的,一人的知識和經驗一定有限度,就我本身而言,很少同時有2~3家以上的公司可以讓我感到完全放心。

巴菲特的投資思想還深受費雪的影響,而費雪在投資組合管理方面,以其集中投資而聞名,他總說寧願持有少數自己非常瞭解的優秀公司,也不願意持有大量的平庸企業。費雪的投資組合中通常保持在10只股票以內,而且其中的三四隻會佔到總資產的75%比重。費雪對於巴菲特的影響還體現在,當遇到重大投資機會的時候,敢於進行重大投資。巴菲特以實際行動作出回應,他說:“在你做出投資時,你應該具有這樣的信念,至少將你10%的身家押在這隻股票上。”由此可見,如果每隻股票最少買10%的話,那麼一個投資組合中最多隻能夠容納下10只股票。

在巴菲特的經典投資案例中,巴菲特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以後,回到自己的家鄉奧馬哈從事股票經紀人的工作,他推銷的第一隻股票就是蓋可保險,該股票當時佔到他自己個人資產淨值的65%;在1960年代中期,當美國運通陷入色拉油時間醜聞的時候,巴菲特在分析它的消費壟斷特徵屬性沒有消失以後,借力黑天鵝事件的影響,逆市買入美國運通的股票,最終佔巴菲特投資合夥企業的40%的倉位;從1988年起,巴菲特開始悄悄的買入可口可樂的股票,在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面,可口可樂均是伯克希爾第一重倉股,其中1990,1991和1996這三年,市值佔倉位的比例超過40%;在1987年的時候,巴菲特將超過21億美元的股票賬戶資金僅僅投資在3只股票上,分別是大都會/美國廣播公司,蓋可保險和華盛頓郵報。正如芒格所說:“當世界給予你機會的時候,聰明的投資者會出重手。當他們具有極大贏面時,他們會下大注。其餘的時間裏,他們做的僅僅是等待。就是這麼簡單。”

小結:

(1)如果你是一個具備選股能力的人,能夠識別企業的競爭優勢和未來長期前景,並且懂得估值的話,那麼傳統的分散投資對於你來說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你應該將倉位集中在少數自己非常熟悉、完全放心的企業上,而不是分散在一些自己瞭解不夠充分的企業上;

(2)對於自己看中的投資機會,至少要敢於拿10%的倉位進行投資,也就是說投資組合中的股票應該儘可能的限制在10只以內,並將較大的倉位分配給獲勝概率最大的股票上,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今天的問題是,爲什麼選擇巴菲特式價值投資的人,通常都是集中投資的呢?你在做投資的時候,又是如何進行投資組合管理的,歡迎你在留言區分享自己的看法,與大家一起過過招。

(本文原創首發於公衆號:蔣煒的投資思考,歡迎你的關注,在搜索時注意“煒”(wěi)是火字旁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