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五当召景区打开文旅建设新篇章

五当召文化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由宗教文化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区、吉忽伦图敖包山民俗体验区、庚毗沟运动休闲区四部分组成,总面积22平方公里。1997年,五当召被评为内蒙古十佳旅游景点,200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5年被国家林业部确定为国家森林公园,2007年被评为内蒙古十大历史名胜旅游景区,2015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打造的14家品牌景区之一,2016年10月通过国家旅游局创5A景观质量评审,进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2017年列入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单位。目前,五当召文化旅游景区早已成为享誉全球的业界品牌。

一是民族文化冠绝一方。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当召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文化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一座格鲁派寺院,也是全国境内历史原有形制保留最完整寺院之一。“五当召”是蒙古语和藏语混合词汇,“五当”是蒙古语“柳树”之意;“召”系藏语,意为“寺院”。五当召早期也有藏语名称为“巴达嘎尔召”,意为“白莲花寺”。五当召始建于清高宗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民间也有观点认为以往召内早期个别建筑可以追溯至康熙年间。五当召重重殿宇层层楼阁皆依山势而起,由低到高错落有致,金幢宝顶光芒闪耀绚烂夺目,鳞次栉比气势恢宏。远看高大巍峨的殿堂洁白如雪,顶部红色墙体与各种佛教文化图案、窗饰、铜器,均以独特的协调美感为寺庙建筑增添了无尽庄严,恍如佛家坛城突兀现前,岿然安立于芸芸法界,殊胜之余更显雄奇壮观。五当召历经两百余年不断扩建,总体形成一陵、三府、八殿以及九十四栋僧房组成的宏大格局。其中,殿宇仓舍3434间,占地300余亩。

作为无比珍贵的佛教艺术文化宝库,五当召保存着1050平方米精美壁画。据权威统计,五当召馆藏有金、银、铜、木、彩塑等各种佛教造像15000多尊,高者数丈,小者盈寸。作为蒙古高原上著名佛教文化学府,五当召拥有法相、密宗、次第、时轮等四大学部,历史上培养了大量高僧和活佛。五当召还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心,医药学研究和应用远近闻名,为传播民族医学做出过巨大贡献,也为草原各族民众求医问药解除病痛提供了方便。五当召是目前内蒙古保留活佛转世系统的少数几个寺庙之一。乾隆皇帝曾为五当召第一世洞阔尔活佛阿旺却日莫御赐封号“额尔德尼·洞阔尔·班第达”。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皇帝御笔亲题“广觉寺”匾额赐予五当召。2006年,经国家批准,第八世洞阔尔活佛在五当召举行坐床典礼。

二是生态优美普皆认同。景区内的五当召国家森林公园是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占地1200公顷,其中原始林面积514公顷,次生林面积477公顷,公园内森林覆盖率55%,园内特色珍稀树木多达320余种。五当召旅游区内的庚毗沟,是浑然天成的户外休闲运动区域,内有神秘的“野狼谷”丛林,也有灌木间的高山祈福之地以及眺望远方的“鹰山巨石”。吉忽伦图敖包山海拔2066米,山顶上建有吉忽伦图敖包,独具蒙古民族文化特色,是僧俗四众祭天祈福的圣地。每逢敖包祭祀,僧人领衔诵经,信众跟随祭拜,共同放飞风马,以神圣而庄严的法行,使蒙古族敖包祭祀的内在义涵在峰峦叠嶂山明水秀的优美生态环境底色中得到完美体现。

三是服务承载名扬四海。五当召文化旅游区是世界各国以及国内其他省区游客到内蒙古旅游的必至景区。近年来,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蒙古等众多国家的游客正在逐年倍增。五当召文化旅游区曾连续三年举办中国五当召文化高峰论坛,至今每年举办五当召全国自行车邀请赛、五当召文化旅游节在内的十余项旅游文化活动,皆以心灵与信仰、文化与健康、神秘与艺术、休闲与养生为主题的互动,极大丰富和提升了旅游产品体系的内涵与品质,拓展了服务空间,抓住了游客情趣,满足了国内外广大游客高端旅游服务要求。近年来,五当召景区在自治区和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紧紧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断完善景区配套设施,狠抓旅游服务软实力建设,全力推进景区在行业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发展,年接待游客量数逾百万,取得令世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优质服务品牌不但令本土文化在国内国际行业层面大放异彩,更赢得业界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尤其今年以来,由于景区全面开展普通话培训和导游知识讲解技能评比以及景区员工礼貌礼节培训,已使整体服务形象和品质面貌得到稳步提升,仅七、八、九三个月内,即收到百余封广大游客的留言表扬信,极大鼓舞了景区全体员工投身事业建设的积极性。

按照“5421”发展定位,包头已在建设“文化旅游中心”进程中将五当召文化产业园区列为全市重点打造的文化产业基地,并以五当召创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大市。目前,五当召景区已严格按照5A级旅游景区创建要求,完成内环观光线路中的东山游步道、经幡大道建设,更建成了直通市区的旅游大通道。景区标识标牌、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景区交通、停车场等硬件配置建设,已全面形成集旅游服务、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会务、展览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服务支撑体系。仅5065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即可为游客提供售票、咨询、投诉、导游、购物、邮政、医疗等8大项32个服务项目,而且轮椅、婴儿车、雨伞、拐杖、饮用水、宣传手册、语音导览器、展示区均属于免费服务内容。

四是战略谋划发展强劲。石拐区作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国家67个资源衰退型地区之一,正在以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为突破,全力实施“生态立区、文旅兴区、多点联动、科学转型,深度融入包头市主城区”发展定位,加快建设产城融合、智慧文明、宜居宜游、和谐共享的美丽新石拐,奋力开创资源枯竭型城区转型发展新局面。以五当召文化旅游景区为龙头,花舞人间景区和通用航空产业园为两翼,花舞宝格特古城景区、喇嘛河生态景观、大青山影视基地、赵长城等为补充,推动“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扶贫”“旅游+互联网”强劲发展的综合业态格局正在形成,并迅速壮大;依托“全区域布局、全要素构建、全产业融合、全景观打造、全社会参与”,实现旅游与文化、体育、影视、通航、大数据、智慧城市、现代农牧业建设等产业融合互动,全域旅游已显现良好发展势头。

五当召景区作为全市的旅游品牌,必将在取得创5A景区全面胜利同时,进一步保护好民族历史文化遗存,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多元通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在五当召景区文化传承领域的表现形式,得到有力彰显。使文旅兴区的步调随着石拐区全域旅游建设,于浸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春风的美景中,迈向“全域旅游”新时代,走入科学发展新征程,打开文旅建设新篇章。

来源:五当召景区

小编今日推荐

【红色旅游】草原英雄小姐妹事迹展览馆看点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