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愛丁堡藝穗節董事會主席奧謝爵士:包容讓藝穗節門票銷量超奧運會

11月13日,由每日經濟新聞與美國事件管理學會在成都共同主辦的“文化創意與世界城市崛起 2018環球盛事成都峯會”閃耀開場,一衆國際文創大家來到成都,在這座有着4500年曆史的文化名城,聊文化、談創意、謀發展,共同爲成都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會上,一位戴着可愛熊貓頭箍的嘉賓出現在舞臺上,而他正是愛丁堡藝穗節(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現任董事會主席蒂莫西·奧謝爵士(Sir Timothy O’Shea)。奧謝爵士此番來蓉,還圍繞“愛丁堡藝穗節如何成爲全球人才聚集地”發表了主旨演講,將世界上最大的藝術節“愛丁堡藝穗節”寶貴的成功經驗一同帶到了成都。

藝穗節誕生於1947年。在70多年以前,有8家劇院公司,其中有6家來自蘇格蘭,因爲沒有被邀請參加首屆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因此他們決定在國際藝術節的“邊緣”進行表演,“邊緣藝術節”(即藝穗節)就這樣誕生。

如今,愛丁堡藝穗節已發展成了“這個星球上最大的藝術和文化慶典”。“在2018年,超過55個國家和地區的節目在藝穗節上演,共有32912人蔘與其中,今年夏天就有13億條推特是關於2018藝穗節的,此外,每年藝穗節都會爲蘇格蘭經濟創造1.73億英鎊的收入。不僅如此,藝穗節也是唯一一個門票銷量超過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藝術節。”奧謝爵士一一列舉數字,向來賓介紹這一盛大的文創慶典。

說起藝穗節的吸引力,奧謝爵士侃侃而談,“在藝穗節上會看到很多知名的面孔,學藝術的學生也會來這裏表演。世界各地的節日會邀請許多優秀人士參加,而愛丁堡藝穗節不一樣,這些優秀人士會自發地來到愛丁堡,因爲他們想要沉浸在藝穗節的環境中。”

“今天我要在這裏回答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愛丁堡藝穗節爲什麼成爲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藝術節,而我也戴上了我最漂亮的一條領帶,當我出席重要場合時我都會戴上它。”奧謝爵士笑着向來賓展示着,“還有這個熊貓頭箍,非常可愛,我非常喜歡熊貓。”

包容,便是愛丁堡藝穗節的核心精神。奧謝爵士表示:“藝穗節可以發現一切,你會看到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豐富多彩的節目內容,會發現我們非常包容。在藝穗節,我們沒有所謂的裁判,沒有所謂的藝術總監來決定哪些節目能夠上演,哪些不能,只要有才藝,有節目,那你就能來。”

從交響樂到馬戲團,從歌劇到兒童劇,藝穗節的節目總讓人驚喜。此外,奧謝爵士還提到,藝穗節的包容還體現在對特殊人羣的關注上,“我們會爲行動不便的觀衆準備輪椅,爲聽覺有障礙的參與者準備手語翻譯者。”

與成都一樣,愛丁堡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此外,愛丁堡還與成都一樣,都有着非常棒的公共空間,這些場地可以供一個又一個表演者向觀衆展示他們的才華。”奧謝爵士指着大屏上的一張圖片說道,圖中一位表演者正在一處小廣場上演出,周圍簇擁着觀看的人羣。

每日經濟新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