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和展恆理財聯合發佈的《政府引導基金報告》顯示,從2000年起,政府引導基金呈爆炸式、指數型增長。尤其在2015年至2018年之間增長較快,驟增1520家,佔總體量的77.51%,增幅約300%。截至2018年10月,全國共有2041家政府引導基金,總募資規模達3.7萬億,募資目標規模爲11.8萬億。

應建立專業的GP篩選

及相應的績效評價體系

政府引導基金更多強調的是產業引導。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一平歸納了三點作用:引導、放大和讓利。引導是解決方向問題,通過自身引導市場投資行爲;放大是解決結構問題,發揮財政資金槓桿放大效應,整合社會資本;讓利是解決效率問題,通過局部讓利爲市場機構不願觸碰的領域帶來融資機會。

何一平同時表示,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引導基金主要面臨三方面挑戰:一是子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篩選難度大,二是監控評價體系有待完善,三是退出渠道狹窄。

應該如何篩選GP(普通合夥人)?展恆理財董事長閆振杰認爲,應該由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建立一套嚴格、專業的篩選標準。據悉,展恆理財目前已建立了較完善的篩選體系。

在政府引導基金的績效評估方面,何一平認爲,評價體系的基礎是信息管理系統。此外,應該考慮到政府引導基金的特殊性,根據其特點和目標,設計符合政策要求、政策導向、基金運作目的的績效評價體系,同時與考覈機制有效對接。

投退比失衡

應激活私募股權二級市場

報告顯示,政府引導基金投資、退出存在一定的失衡。據悉,處於種子期的6.41%,初創期的約18.69%,擴張期的達42.30%,成熟期的佔31.21%,其餘約1.4%。

“政府引導基金只有實現退出,才能投入新的子基金,繼續發揮資金的槓桿作用和產業引導作用。”閆振杰認爲,對於目前的退出困境,應該激活R級市場,即二手份額基金市場。“基金的份額轉讓強調的是接力問題,讓新資金接續中途需要退出的資金。二手份額基金具有風險和投資成本較低的優勢,當然接續也要有嚴格的標準。”

閆振杰表示,截至2018年6月底,中國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規模達到7.95萬億,按照國外的數據測算,每年二手份額基金轉讓需求大概佔基金存量的1.5%-2%,以2%計算就會有超過1500億的交易額。而中國由於LP投資預期時間較短,需求會更大。“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市場,展恆理財已累計發行20多期R基金。”

何一平表示,目前來看,國內一級市場的退出仍以IPO、併購爲主,選擇將基金份額轉讓的僅佔0.43%。二手份額基金的設立,是解決基金退出的重要手段,將在資本市場整體缺乏流動性的背景下,爲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注入流動性。

來源:中國基金報

微信:xhfyjrxxzx

微信關注:新華金融信息商品交易中心

更多精彩

www.xhfic.com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