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聊聊牙齒的那些事~

刷牙刷牙,到底要從牙上刷些啥?剩飯?肉絲?韭菜葉子?其實是細菌,更準確地說是牙菌斑。牙菌斑就是細菌在牙齒上的存在形式,像一塊膜一樣緊緊地粘在牙齒上,是牙石的前身。值得注意的是,牙菌斑是粘在牙齒上的,如果不及時清潔,就會出現蛀牙、牙齦炎、口臭等等。

究竟該怎麼刷牙?

要特別提示一下牙刷毛的方向,牙刷毛應斜45°放在牙齒和牙齦交界的位置。因爲牙菌斑容易長在牙齒的中下1/3靠近牙齦的位置,甚至還長到牙齒和牙齦之間的間隙中去。只有斜45°才能把菌斑刷乾淨。牙刷位置放對了,怎麼刷呢?正確的方式是震顫,不要幅度太大,幅度大了,會把牙齒刷壞,最常見的就是在牙齒的根部磨出一排凹槽。

智齒到底該不該拔?

智齒學名第三磨牙,因爲一般在18歲左右萌出,所以被戲稱爲“智齒”、“歷事牙”等。長智齒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比較痛苦的經歷,爲什麼這麼說呢?由於人類進化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進食的食物越來越精細,因此對骨骼的刺激就減小了,但是很可惜的是頜骨退化了,咱們的牙齒、智齒並沒有退化,因此就會導致智齒萌出需要的位置不足而發生阻生的情況。

智齒阻生會帶來哪些問題?

(1)炎症:由於智齒的部分萌出,在智齒的周圍形成盲袋,藏污納垢,無法清潔,久而久之,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者進食辛辣刺激食物後就很容易發生炎症。

(2)齲齒:由於智齒萌出位置不正,與前面的鄰牙之間容易導致食物嵌塞,不利於清潔,日積月累,會導致智齒本身或者前面的第二磨牙的齲壞,齲壞嚴重的,根尖牙周反覆發炎,最後不得不和智齒一起拔除。

(3)牙列擁擠:因爲智齒的萌出位置不足,但是它一生中都很不屈不撓,一直想衝破重重阻力“破土而出”,所以它一直有向前的擠壓力,這樣就會導致牙列的擁擠不齊。

(4)頜骨病變:很多頜骨的囊腫、腫瘤的罪魁禍首就是阻生智齒,這類智齒的位置往往比較低,常規檢查很難發現,一般通過全口曲面斷層片可以檢查發現。初期一般都沒有任何不適感,所以很難讓人察覺,發現的時候一般都比較嚴重了。

(5)關節疾病:顳下頜關節也就我們常說的“ 掛鉤”,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常常表現爲面型的不對稱、張口受限、開口偏斜、張口時彈響。長期的關節疾病很容易導致關節脫位,也就是“ 掉下巴”等比較嚴重的問題。

如果發現自己有智齒,建議儘快找專業的牙醫解決。並好好的愛護您的牙齒,保護口腔健康。

文:整理自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健康到你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