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內部架構調整前的最後一季財報,騰訊2018Q3營收達806億,實現同比增長24%,非通用會計準則淨利 197億,同比15%。此外微信MAU同比增長10.5%至10.83億,QQMAU8.03億,增值付費用戶增長至1.54億,同比增長 23%,具體分業務情況及亮點、風險點詳見下文。

(一)頭條系對騰訊時長衝擊告一段落

1.邏輯上頭條系做不了社交,動搖不了騰訊的根基,至多能搶走小部分的時長份額(注意是份額,而不是時長絕對值),實際威脅並不大。

2.數據上,頭條系國內9月份時長絕對值和份額均出現下滑,騰訊系則繼續保持增長,份額也趨於穩定(新增量導致原份額降低這是小學常識),時長衝擊要告一段落。

                      中國移動互聯網各巨頭獨立APP使用時長絕對值(千億分鐘)

                               中國移動互聯網各巨頭獨立APP使用時長佔比(%)

                         抖音國內月獨立設備數環比增速(億,%)

(二)遊戲---預期內的增速大幅趨緩(首次同比下滑)

1.遊戲版號停發(據悉要持續到明年)、總量調控的政策影響,在給騰訊造成《絕地求生》等千萬DAU產品無法變現的短期業績困境時 (騰訊將縮減遊戲營銷預算應對變化) ,但同時也擴寬了其護城河,單 防沉迷系統就不是誰都能搭建出來的。

2.除了政策因素,我國遊戲 ARPU/人均GDP 比值已位居全球首位,行業增速放緩並趨同GDP增速在預期內,已佔據半壁江山的騰訊遊戲想獲取超額增速,海外市場有不錯的想象空間,《PUBG MOBILE》也做出了效果來。

(三)廣告業務---增速的接力棒

2018Q3廣告同比增長47 %162 億,略高於預期,主要得益於微信朋友圈廣告曝光量的增加、小程序及QQ看點收入的快速增長。

承未來的空間有多大? 簡單對標 FB Q3北美ARPU ,考慮中美人均GDP的差距,靜態對比騰訊也 2倍空間,但動態看FB北美ARPU值仍在快速提升中。(更嚴謹些考慮用戶去重因素,騰訊廣告實際ARPU估計已接近FB亞太水平)。

而提升ARPU主要的方式有:1.提升龐大產品矩陣的廣告位數量;2.提升廣告投放單價。

(四)互聯網金融+雲服務 :騰訊與阿里間的戰爭

騰訊互聯網金融+雲服務 2018Q3實現同比增長 69 %至 162 億,增速進一步放緩。此外2018前三季度雲服務營收超 60億,同比增速暫無披露。

1.移動支付線上滲透率2017年就已達85%,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的下半場競爭重點在 線下,微信佔據支付渠道的先天優勢,即便 to B 能力劣於阿里,商家競爭還很激烈,但長期看國內騰訊大概率成爲 線下霸主 (據悉當前線下微信支付份額已超出不少支付寶)。同樣在增量空間也很大的互聯網理財、保險、信貸等金融市場也是這樣的競爭格局。

2.馬太效應明顯的雲服務市場,騰訊雲的規模短期很難超越阿里雲,但國內公有云滲透率還很低,並且騰訊在遊戲、直播、資訊社交等細分市場是有着獨特優勢,有足夠空間成長。

(五)社交網絡---各泛娛樂賽道的領頭羊

社交網絡Q3實現182億營收,增速放緩至19%,增長點是直播打賞及視頻訂購服務的增長所致。

騰訊憑藉流量優勢已構築出內容生產和分發的壁壘,在閱讀(閱文平臺)、音樂(酷狗、QQ音樂、酷我、K歌)、長視頻(騰訊視頻)、遊戲直播(鬥魚、虎牙)等衆多泛娛樂領域領跑市場。在國內知識產權保護趨嚴和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未來註冊用戶仍會增長,在ARPU值與付費率雙驅動下騰訊社交網絡仍有不小空間。

(六)投資

主要還是以泛娛樂爲核心,全行業佈局的投資生態,我認爲暫無需過多關注 Q3 的 87.6 億元。

總結主要亮點有:

1.QQ看點日活破億,95/00後用戶佔比7成, 對騰訊網絡廣告高速增長貢獻不小;

2.《PUBG MOBILE》在國際市場成爲全球(中國除外)第二受歡迎的手遊;

3.支付業務,日均成交量同比增 50 %,線下商業支付筆數同比增長 200 %;

4.騰訊雲付費客戶數量同比100%+增長(營收增速暫未披露),在保持遊戲和直播領域的領先地位時,也擴大了在金融及零售行業的市場份額,前三季度雲服務營收超60億人民幣。

潛在風險點有:

1.遊戲行業政策調整仍在發酵,版號停發至何時不得而知,遊戲稅也尚不能排除可能性;

2.雖長遠看好騰訊視頻,但BAT在長視頻領域的燒錢競賽短期也難停歇,資本損耗持續多久不得而知;

3.騰訊的架構調整 ,全面 to B 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但 to B 能力能否快速有效提升仍需觀察。

$騰訊控股(00700)$ $阿里巴巴(BABA)$ $Facebook(FB)$ 

@今日話題 @不明真相的羣衆 @Ricky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