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白渡桥。☆在20世纪初,随着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和客流的增加,原先的木桥已不敷使用,于是在1906年将木桥汰换。而新的桥梁建设被提上议程,工部局决议建造一座新的钢结构大桥用以容纳电车和汽车的通行。

新桥由英格兰达勒姆郡达灵顿的英商克利夫兰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承建。新的外白渡桥于1906年8月4日正式开工,于翌年12月29日落成。1908年1月20日,工部局举行新桥通车礼。由于全身为钢材质,所以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坚固的桥梁”。

外滩。☆在1843年以前,这里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泥滩。1844年起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不久这里开设了最早的一批洋行。1846年后,许多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一幢幢商业大楼拔地而起。

苏州河。☆吴淞江,上海内河段习称苏州河,古称松江、吴江,亦名松陵江、笠泽江,原为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条支流,明代以后成为黄浦江支流。吴淞江发源于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以南太湖沿岸的瓜泾口,由西向东,在外白渡桥以东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

吴淞江早期河流宽阔。唐代的吴淞口宽达二十里,随后逐渐淤塞,至永乐初疏浚河道前,吴淞江仅宽150丈。目前吴淞江呈东西窄、中间由苏州至甪直短较宽,最宽处约600至700米,上海市区段最狭窄处仅四五十米。

织补。☆织补可以概括为仿照织物的经纬线把破的地方补好,即为织补。织补是项技术性、专业性非常强的一个特殊工种。手工织补是利用衣服原经纬纱线按服装组织纹路编织而成,需要和衣服组织花纹结合的天衣无缝。优点是平整,纹路衔接完美,缺点是很多面料不能精工织补,要么纱线不能用,要么色差太大。

采耳。☆采耳,顾名思义就是掏耳朵。起源于民间,民间的掏耳朵,工具比较简陋,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一支竹签,一根细棍子,就是简单的掏耳工具。掏耳朵兴起于剃头匠,他们发明了专业的掏耳朵工具,并且发明了专业的操作手法。明末清初时,采耳开始流入民间,并融入到了传统理发行业。

烤红薯。☆烤红薯,又名烤地瓜、烤番薯,还有一个名字叫烤白玉。在农村里,红薯收获后,人们把红薯放在烧火后未燃尽的燃灰里,用带火星的碳灰捂盖住红薯,待合适时间就能把它烤软烤熟,把皮剥掉,就可以食用了,届时香甜可口,是一道名副其实的美味。

馄饨摊。☆上海大馄饨是一道经典的本帮菜。制作简单,口感良好,老少皆宜。还有一样是特别的,就是那张包馄饨的皮。这张皮是黄的,不是白的。上海滩还有这种皮子的店,以至于有人特地跑到店里买馄饨皮。【上海生活,1930年代。资料:彼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