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就连小学生入学都要写简历。前几天上海一个5岁男孩的简历,给了众多网友一记暴击。

  

  一份长达15页的简历,从男孩的家庭、性格、经历、爱好、父母的教育观、老师评价以及2018年英语阅读书目等7个方面展现。

  思路超清晰逻辑无漏洞的自我介绍、复(旦)二代家庭背景、附件阅读书目,就有5页,男孩两岁就开始听并跟唱学诗,5岁已经会唱百首古诗,英文年阅读量超过500本······

  家长还亲自设计课程从孩子能力的不断提升增加难度。京都大阪胡志明,河内芽庄长滩岛……光足迹就超越了99%以上的老阿姨

  咱们小时候玩游戏都是玩泥巴、跳皮筋,人家做游戏是搞实验,研究一下重力、浮力、密度、热胀冷缩和多米诺骨牌效应……

  四岁半开始学钢琴,已经准备报考英皇二级了;平时还喜欢画画、游泳、下围棋,学了4个月围棋,取得了11级证书。

  简历传播开后,网友炸开了锅,甚至有985的大学生直接表示:“我985毕业,简历还比不上一个5岁小孩。”

  看完这份厚重的简历,emmmm

  

  有网友看到这份逆天简历后提出质疑:这孩子,开心吗?

  对于这个疑问,很多网友是这样回应的:

  

  从5岁男孩简历上的话来看,他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很强的,他的世界不仅丰富,还伴随着父母的耐心引导。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从小能在父母的耐心陪伴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发展自己的爱好,培养自己的兴趣……他能够从中获得的快乐并不少。

  还有网友晒出当年自己家孩子上幼儿园时的“简历”,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

  

  会画心肺循环、神经传递,玩手机的方式也和一般的孩子不同,能在计算器排列数字组合、在微信图片里推理......至于特长,热爱逻辑推理,能编写题目考家长。

  

  

  独自完成多个大型乐高积木模型,钢琴二级、中国舞三级、手风琴一级。理想是:成为爸爸妈妈那样,能回报社会的高科技人才。

  

  1岁半能辨认几十国国旗,12场全国数学竞赛都获奖,围棋5级,华罗庚杯70分入围,学钢琴纯属随便玩玩不以考级为目的。

  

  3个半月开口说话,能够教爸爸用法语问好,能用英语聊美杜莎和居里。幼儿园中班就会100以内混合运算,会计算机编程,喜欢探索小行星轨迹和电路。

  特长:18个月熟背《弟子规》,10分钟学会自行车,3岁自学蛙泳......

  

  我们身边不乏天赋高的宝宝,也有部分父母对下一代的教育格外用心,北北很开心,下一代正在变得更强。少年强,则国强。

  同事家里有娃的,说自己家孩子每天也去各种小班课。每周二从幼儿园放学,会直接送到英语班,周六有舞蹈课和陶艺课,周日有轮滑课和少年宫活动,还有不定期的舞蹈汇演。

  我相信比起孩子长大后发现,自己和同龄人的差距会更喜欢早一点开始成长。

  有网友也道出环境影响的因素:是家庭的差距。

  

  也许父母某方面的成功能帮助孩子取得更多资源,循环就产生。

  而一般家庭没有聪明孩子,可是他们没有资源,只能在自己的阶层里尽该尽的努力,尽力上游。

  富二代有富二代的活法,平民百姓也有平民百姓的生活,不必眼红,也不必去酸,穷但是也要穷的清醒,看得到差距所在,酸是酸不出未来的。

  

  出生那一刻,有人含着金汤匙,有人含着铜汤匙、有人含着破汤匙。

  有人会问:努力一辈子却走不出自己的阶层,那么努力的意义又何在?

  你努力一辈子也娶不到高圆圆,那你是不是不结婚了?

  在北京,我见过太多年轻人,挤在狭小的出租房,拿着不高的薪水,拼搏着未来。他们可以退居小城,选择安逸。只是多数选择留下的人,害怕的并非是劳苦。

  他们只是不愿自己还没努力,就轻言放弃。

  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这或许才是努力的意义所在。

  这个世界里,人各有分工。只要在努力生活,就没有人是失败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