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永生》:劉慈欣,我需要一塊二向箔,清理用

“我需要一塊二向箔,清理用。”這就是人類文明乃至整個太陽系的終結,整個三維宇宙毀滅進程的一個小節。相比這個吞食者和流浪地球真的已經算是大團圓結局了。第三部名爲《死神永生》,剛聽到的時候還詫異這名字好拉風。

關於故事本身我不知道能說些什麼。這只是劉慈欣基於黑暗森林理論對人類文明做的一種猜測。實際上書中的人類走到最後已經靠了太多巧合。在極端的社會環境下個人意志能夠起的作用被放大了。然而最後的結局依然是必然的宿命的。我很喜歡。書中的人類文明更像是一個小女孩,敏感,脆弱,有嫉妒心和報復心,然而又很傻很天真。

主角變成了程心,她決定了人類文明的命運,同時也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意志。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歡維德叔勝過程心的……反正我是,如果把人類交給他,可能未來就會是另外一種樣子了。按照書中的進程,結局會是這樣的:第一個錯誤沒有犯,維德叔成爲了執劍人,三體人和地球人繼續相愛不相殺,在和三體文明科技水平差不多之後與其同化。因爲黑暗森林理論選擇了一種悶騷而緩慢的發展模式,但最後終於能望神級文明之項背了。

不過到了那時人類文明又會作何打算依然是個未知數。第二個錯誤沒有犯,維德叔造出了光速飛船。在二向箔抵達太陽系時極少數人乘坐飛船逃離,在叔的意志下建立起一個流浪極權社會。或許他們會在新的星球上重建人類文明。還或許他們會得到雲天明和三體文明殘像的饋贈,進入一個泡狀微型宇宙裏,繼續他們的封閉極權生活。當然維德叔是絕對不會響應那個“把質量還給大宇宙”運動的。

又或許,真正意義上的文明已經在太空中那個極權的封閉環境中消亡。再或者,先不考慮文明之間等級上的差距,假如慢霧計劃真的能夠實現會怎麼樣。人類還會繼續存在下去,但文明已死。這個選擇我們是否可以接受?我想我可以。畢竟我只活幾十年,也不搞自然科學。那麼換一種說法。你可以活下去,但必須切除腦前葉,願意麼?我不願意。

要麼不擇手段極端地活下去,要麼赴死。這纔是文明的結局。這樣看來慢霧或許纔是最糟糕的方案。我需要一塊二向箔,清理用。劉慈欣花了兩本書給我們講兩個文明的悲壯歷史。在第三本的時候輕描淡寫地把它們毀滅了。這兩個文明的求生努力,有人說像是捉螞蚱的時候看到螞蚱蹬腿。我覺得這說法有些抬舉,“螞蚱”過於高等,“捉”也顯得過於刻意。這更像是一個人飯前便後洗手,習慣使然甚至多過對衛生的考慮。洗手的時候,你會在意那些死在鹼性泡沫裏的細菌麼。

至於最後,好像又回到了創世之初。人類文明已經不存在,程心他們不是亞當和夏娃,而是一個消亡種族末端的兩顆露水,兩個守望者和守墓人。當程心只代表程心自己的意志時,我又一次看到她踏入囚徒困境中。劉慈欣的理想主義在這裏又流露了出來,他告訴我們,最後人類依然是高尚的。只是立刻他就用關一帆的話告訴我們,她的高尚可能依然是錯誤的徒勞的。

死神永生裏的劉慈欣依然浪漫,但卻變得冷酷了。看完結局,再回過頭看第一頁的序言,突然忍不住想流淚:我把太陽移到西天,隨着陽光角度的變化,田野中禾苗上的水珠一下子晶晶閃亮起來,像突然睜開的無數眼睛。我把陽光調暗一些,提前做出一個黃昏,然後遙望着地平線上自己的背影。我揮揮手,那個夕陽前的剪影也揮揮手。看着那個身影,我感覺自己還是很年輕的。

這是個好時光,很適合回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