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爲格力電器的大股東,持有18.22%股份的格力集團,準備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給格力電器15%的股本。至2018年,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的股份只有18.22%,雖然仍位列第一大股東,但是對格力電器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做爲中國白色家電的龍頭企業,格力電器憑藉爆棚的關注度被稱爲企業中的“網紅”。

最近,懸而未決的大股東易主事宜受到了媒體的持續關注。

4月8日,格力電器的易主懸念終於第一次掀開面紗。

做爲格力電器的大股東,持有18.22%股份的格力集團,準備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給格力電器15%的股本。

上市26載,大股東持股數一路走低

1996年,這家地方國企通過換股的方式完成上市歷程,並逐漸成長爲國內首屈一指的家電行業龍頭。

彼時的格力電器股權結構中,格力集團一家獨大,擁有60%的股份,對格力電器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但是隨着2006年股權分治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格力電器近一半的股份(49.65%)成爲有限制的流通股。

而掌握這部分股份的格力集團在隨後按照市場化的方式開始對格力股份的減持。

至2018年,格力集團持有格力電器的股份只有18.22%,雖然仍位列第一大股東,但是對格力電器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如今再次出讓15%的股份後,僅剩餘3.22%股份的格力集團將真正成爲財務投資者。

早有端倪的退出計劃?格力電器成爲改革先鋒

2018年9月,一份關於國企質量提升工作指導意見由珠海市國資委發佈,其中明確指出到2021年的改革目標,意見中要求珠海市屬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做到70%的覆蓋率。

作爲珠海國資委下屬的格力集團正是這份指導意見的目標企業之一。

根據最新的公開數據,2017年格力集團取得了223.69億元的淨利潤,全年營收1517.89億元,均實現超過35%以上幅度的增長。

對於整個珠海國企來說,格力集團的地位同樣至關重要。格力集團的營收和利潤分別佔據珠海國企總額的83.02%和66.98%.

這家已成立34年的集團公司,除了大家熟知的格力電器之外,還涉及了建築、金融、旅遊和投資等衆多行業。

通過出售格力電器15%的股權,將給格力集團帶來超過400億元的增量現金儲備,這對於集團的後續投資來說至關重要。

誰是接盤者?暫無定論

消息盛傳的富士康、京東、蘇寧等公司目前均沒有明確回覆。

而目前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同樣可能成爲潛在買家之一。

這家被稱爲河北京海的公司,成立於2006年,由格力電器的主要經銷商組成,一直被認爲是董明珠的堅定支持者。

而富士康最近期在珠海投資衆多,其中投入600億元合作建設芯片工廠的計劃已經開始前期工作。

厚朴投資,這是目前爲止第一家明確表達了對格力股權關注的公司,這家曾經協助萬科以790億元拿下亞洲最大的物流地產商普洛斯,耗資60億元入主蒙牛的投資公司已經表達了自己對格力的興趣。

但是,至今格力集團明確的回覆是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這15%股權。

格力的未來,正在向國際進軍

在國內白色家電市場,格力電器早已成爲龍頭企業,一直佔據着行業前列。

但是在白色家電之外,格力電器卻處處碰壁。不論是手機、小家電還是新能源領域,取得的成就均無法同空調相比。

隨着混改的完成,在格力的市場化進程中,很有可能在新股東支持下開始新徵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