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五千年文明到四季花海!瓶窯這份“遊玩攻略”快收好!丨一鎮一品 ⑤

日前,餘杭文旅融合“一鎮一品”發佈,來自運河街道、塘棲鎮、中泰街道、良渚街道、瓶窯鎮、徑山鎮、黃湖鎮、鸕鳥鎮、百丈鎮的九位代言人爲自己的家鄉代言,展示文旅融合發展成果。

今天小余兒繼續帶大家

深度玩轉文旅融合“一鎮一品”

瓶窯古稱“亭市”,宋代亭市山南麓建窯燒製陶瓶,因此得名。瓶窯作爲餘杭五大鎮之一,在這方水土的歷史發展中佔據着十分珍貴的份量。它的美,在時光的河流中悄悄打磨,愈發光彩照人。

今天

讓我們一起走進 瓶窯鎮

走進這個愈發美麗的文旅之城

讓我們跟着他

一起去瓶窯鎮看看吧~

文化體驗線

一日遊文旅線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瓶窯老街→南山摩崖造像→北湖草蕩。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第一站便是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去年夏天,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舉國歡慶。

5300年前,這裏便適宜人類居住。先民們在這片土地上建起了6.3平方公里的城市,和影響範圍爲100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一水利工程,創造了燦爛輝煌的良渚文明。

瓶窯老街

從古城遺址公園的西門出來,距離不到1公里路,就能到瓶窯老街,來往還有免費公交。

走進瓶窯老街,古樸氣息撲面而來,主旋律是上世紀70、80年代的解放風,石板鋪就的小路,鑲嵌着鵝卵石的樓房,隨處可見小城鎮綜合整治後的印象,拓寬的道路、修葺一新的房屋,集鎮乾淨、整潔、有序。

以裏窯街爲核心的老城區曾是瓶窯最熱鬧繁華的地段,這裏保留着“老底子”的風貌。官口橋、橋上橋、繭站、電影院、瓶窯供銷社、圖書館、大蓬館、遙香樓、瓶窯旅館等等,承載着一代又一代瓶窯人的記憶。

再往裏走,老街兩側已經有很多店鋪入駐。磨子心街上,餘杭的各個老字號已經開門營業,呈現“老底子”餘杭文化;旁邊的橫街上,酒吧、燒烤、奶茶、甜品……美食一條街吸引着年輕人前來打卡。

窯山公園以窯山爲主體打造,藉助“窯”文化,這裏是有歷史、有底蘊、有記憶、有溫度的千年窯址文化展示地;文創街區有11幢建築,其中4幢分別作爲良渚玉雕、風箏燈綵、餘杭紙傘、陶藝非遺文化展示館,其餘還引入了文創類產業。

“五一”期間,瓶窯老街上精彩紛呈,淘寶市集、戲曲表演、民俗踩街、手工體驗、才藝秀、花燈展等豐富活動,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南山造像

離開老街步行十分鐘,就是南山造像景點。南山造像始於元代,分佈在海拔不到150米南山東南的山腰石壁上,延綿數百米。南山造像現存13尊,雕鑿風格明顯有別於杭州飛來峯的元代造像,具有很高的歷史與研究價值。

在古代,這裏原是採石場,巖壁大塊裸露,採石後,山體上留有千仞峭壁,如同斧劈,造像就是在壁面起龕雕琢,來取淺龕浮雕。遠遠望去,一尊尊高大莊嚴造像,蔚爲壯觀。

北湖草蕩

最後一站就是新晉“網紅”打卡地——北湖草蕩。這裏有着大片茂密的蘆葦,十分舒適。尤其是深秋時節,近萬畝的草蕩溼地蘆花盛開,還會有大批候鳥飛來越冬,還有野鴨、白鷺、甚至灰天鵝,爲溼地增添一分靈動之美。

北湖草蕩內有一條約6公里的騎行道,可以散步、慢跑、騎行,近距離領略北湖草蕩的廣闊美。

四季賞花線

串聯轄區內特色農業園區,形成春賞櫻花、桃花,夏觀鳶尾,秋拾蘆花的賞花線路。

3月起,瓶窯鎮各類花木爭相開放,美景將持續至12月。

窯北桃園

瓶窯鎮窯北村盛產桃果,種植有桃樹3000多畝,產量達每年3000餘噸。每年三、四月間,桃花悄然攀上枝頭,迎風綻放。一時之間,窯北村的田間、山坡盡是粉紅,深深淺淺,將村莊點綴地別有一番韻味。

杭州櫻花園

位於瓶窯鎮塘埠村儀門嶺的櫻花園,佔地500多畝,種植有櫻花30餘個品種共計60000多株。早、中、晚櫻都有,分批次開放,最早的椿寒櫻在春節前後盛開,晚櫻品種於4月底左右開放。在櫻花盛放之時,紅粉色、白粉色的不同櫻花綴滿枝頭、連結成片,遠遠望去,宛如旖旎的粉色雲霞。

白鶴古道線

利用彭公豐富的森林資源,結合長嶺古道、吳越古道,串聯起白鶴古道探險線。

白鶴古道 吳雲水/攝

除了美景,別忘了打卡瓶窯的美食

瓶窯十味

在瓶窯,你也可以嚐嚐這裏的“十味”,生態甲魚煲、本味魚頭王、招牌魚頭鍋仔、八珍魚頭、唐山蹄霸、招牌桂魚鍋、巧手豆腐、新派肚煲雞、筍乾燒豬耳朵、一品臭鱖魚,每一種味道的背後都藏着這裏的山水人文。

土雞、甲魚、鮮筍……瓶窯當地特色美食豐富,各具特色的瓶窯農家樂(餐館),總有一款適合你,還可以體驗採摘等多種樂趣。

住宿推薦

美麗的瓶窯正在明媚的春光裏

等你來打開多種精彩

go~go~go~

內容支持/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瓶窯鎮

編輯/一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