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首都中医”进行关注。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中医健康养生》杂志

采访专家: 韦大文 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 教授

提到食疗养生,不得不说的就是中医食养理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但是,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指的都是什么呢?他们又有什么功效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时候人们以采集天然的浆果、壳果、幼芽、嫩叶、块茎、块根和菌类等食物充饥,有时也捕捉一些昆虫、雏鸟、蛋类等作为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许多食物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既可补养身体,解决温饱,又可医治简单疾病。由此,逐渐形成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养理论。

五谷

五果

《豳(bīn)风•七月》:八月剥枣。枣,性温,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和药性的功效。

《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李子,性平,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

《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栗即板栗,性平,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消肿的功效。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huā)。桃,性温,具有生津润肠、活血消积的功效。

五畜

五菜

《灵枢•五味》说:“葵甘、韭酸、藿咸、薤(xiè)苦、葱辛。”《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菜为充。”五菜是从性味的角度列举蔬菜的代表,泛指各种蔬菜。

编辑:董俊彤

“首都中医”ID:

bjtcm010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您投稿,收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