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宋朝的經濟是極爲繁榮的。尤其是在大城市裏,坊市間的商品交流跟如今的繁華鬧市沒啥兩樣。在這樣一個經濟開放的朝代裏,它的軍事實力卻非常孱弱,這主要和朝廷的制度有關。宋朝的官吏不能在一個地方長期值守,就連軍隊的長官也是如此。這樣就造成了很多士兵不認識長官,官員也不瞭解手下士兵的情況。一旦與敵人交鋒,就很容易被找到破綻。

說起宋朝時期有名的將領,可能大家都會想到岳飛。他的一生堅貞報國,卻被秦檜所害,雖然秦檜被後人唾罵,但岳飛是再也活不過來了。說起秦檜這個人,他早期的時候其實也是個主戰派,一直呼籲抗金。可北宋被滅後,他和皇帝等人都被擄走了,流落金國的日子裏讓他的血性慢慢被腐蝕。漸漸地秦檜變成一個害怕金國,一心想着委曲求全的庸臣。

甚至在岳飛打仗的時候,多次向皇帝進獻讒言,讓岳飛從戰場上退回。岳飛迫不得已召回,不僅耽誤了戰事,還被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當時的百姓非常痛恨奸臣秦檜,就連賣油條的都把炸油條叫做“油炸檜”。後人還在岳飛的雕塑前建造了秦檜長跪不起的塑像,這就寓示着秦檜對不起岳飛,就算是生生世世都要長跪不起。

雖然秦檜是遺臭萬年的惡人,但秦家還是出現了一個流芳千古的豪傑。這個人就是秦鉅,也是秦檜的曾孫子。當時金兵屢次進犯南宋,宋寧宗問朝廷何人敢去應戰,結果百官都默不吭聲,這時抗金名臣趙放向皇帝舉薦了秦鉅,起初官員都不信任這個祖輩有污點的年輕人,害怕他會在戰場上臨陣倒戈。但皇帝早就聽說他的才能,再加上趙放的擔保,就決心派秦鉅去蘄州負責打防守戰。

蘄州是南宋重要的一道關隘,秦矩時刻提醒自己加緊展開防禦事務,嚴格地操練守城的士兵。可沒想到金軍人數太多,秦矩就算是嚴防死守都沒能守住。本來秦矩還寄希望於救兵,可等到他戰死都沒能等到援軍。就這樣他帶領士兵和這座蘄州城共存亡。那年的秦矩才三十九歲,他爲了國家捐獻了自己的生命。可以說秦矩是一個豪傑,他也爲證明了不是人人都向秦檜那麼陰險的。雖然是爺孫,但一個聲名狼藉,一個卻能做到流芳千古,確實讓人感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