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特别是中国武术,已经流传了数千年,从一种杀人技,逐渐演变为一种表演技艺,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悲哀。

在如今,号称武术大师的人,大多数都是欺世盗名之徒,为了利益,将自己包装成各种各样的大师,却经不起任何的挑战与考验,出尽了洋相。


然而,在清末民初那个激荡的岁月里,还存在许多真正的武术大师,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与实力来证明了中国武术的真正厉害之处,这才是民族的脊梁。

孙禄堂,号称天下第一手,就是这样的一位武术名家。他的70岁的时候,打赢了日本的五名高手,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

第一高手的成长之路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孙禄堂既然敢称自己是天下第一高手,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中国人历来就相信“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因此,从孙禄堂拜师学艺的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他的这个“天下第一高手”称号的来之不易。

孙禄堂是河北人,9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幼年失牯的他爱好武术,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之下,成为了一个很有抱负的人。那个时候,村子里有一位武功极高的拳师,孙禄堂就缠着对方学习武艺。

幸运的是,这个拳师并不拒绝他的请求,反而觉得他是可造之材,就将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他。于是,年纪轻轻的孙禄堂就成为了村子里的名人。

但是他并不满足于现状,在得到拳师的真传之后,孙禄堂就开始四处拜师学艺。在他13岁的时候,孙禄堂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自己一生的良师李魁元,在他的门下学习了两年武术,很快就成为了门下武功最好的人,武学天分甚至连他的师父李魁元都有些嫉妒。

最后,李魁元的爱才之心将孙禄堂举荐给了自己的师父郭云深。孙禄堂与李魁元成为了师兄弟,这在当时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在郭云深的点拨之下,孙禄堂的进步更为神速,很快就将师父的武功融会贯通,成为了河北省一等一的高手,能够轻轻松松打败当时的许多名家。

学习,学习,不断地学习

从郭云深的门下出师之后,孙禄堂已经名耀燕赵之地了。当时的大军阀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听说了孙禄堂的事情,立马就将其招揽至麾下,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立下了许多的功劳。

在跟随徐世昌的两年里,孙禄堂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包块许多的人脉,成为他之后的资本。当徐世昌因为局势的变化进入北京城之后,孙禄堂并没有继续跟随徐世昌,而是继续去追寻自己的武术进修之路。


在之后的年月里面,孙禄堂就仿佛一个苦行僧一般,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寻访各种民间的武术高手,学习他们的武术,最终让孙禄堂成为一个集百家之长的武术名家。

特别是在拜了太极名师郝为真为师之后,孙禄堂的武术修为更进一步,他的武术此时已臻化境,能刚能柔,能屈能伸,各种武术套路融为一体,出神入化的招式令人眼花缭乱。

这个时候的孙禄堂,已经是天下罕有的武林高手了,但是还需要实战来为自己正名。

很快,机会就来临了。

两度打败日本武士,扬名华夏

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日之间的较量已经深入到各个层面了。在武术方面,更是如此。很多日本高手都来到中国,挑战中国的武术名家,以此打击中国人的信心,为日本的侵略扩张扫平道路。


1920年,时年60岁的孙禄堂迎来生命中的第一次中日对决。一个叫做坂垣一雄的日本柔术冠军来到了中国,态度极为嚣张和狂妄,妄图打败中国的所有武术高手。这个坂垣一雄,确实也有些本事,不然也不会得到了日本天皇的嘉奖了。

在最开始的几个月里,坂垣一雄打败了中国的许多武术高手,震惊了整个武术界。

这时候,坂垣一雄来到了孙禄堂的府门前踢馆,孙禄堂欣然应约。刚一开始比武,坂垣一雄就用自己的柔术控制住了孙禄堂的双腿和左臂,似乎胜券在握。只见孙禄堂爆喝一声,猛然发力,刚刚还裹住孙禄堂的坂垣一雄一下子被弹开了好几米远,令在场的人无不骇然。

坂垣一雄因此而羞愧地离开了中国,再也没有踏上中国的领土。

十年之后,有五个日本人在听闻了坂垣一雄与孙禄堂的故事之后,心里面很是不爽,就集结来到了中国,专门挑战孙禄堂。


此时的孙禄堂已经70岁了,早就不问江湖中事了。

面对日本人的狂妄挑衅,孙禄堂忍无可忍,决定站出来为中国人争一口气。

于是,两方相约了决斗的方式,由于孙禄堂年事已高,手脚已经不如先前那么灵活了,于是提议双方比力气,并且不介意五个日本人一起上。日本人对于这个提议并不反对。

到了比试的当天,按照事先的约定,孙禄堂平躺在了地上,然后让五个日本人骑在他的身上,并锁住他的四肢,只要在三秒内不能起身就算孙禄堂输掉了这场比试。

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孙禄堂就开始发力了,只见他一声长喝,骑在他身上的日本人就像触电一样被弹了开去,孙禄堂一个鲤鱼打挺,直直地站在日本人面前,不怒而威。


日本人见了孙禄堂的样子,仿佛天神下凡一般,七魂去了六魄,纷纷连滚带爬逃了出去。

经过这两次与日本人的比拼,孙禄堂的名声更响了,“民国第一高手”的称呼更是传遍了大江南北。

可惜,孙禄堂在73岁时,因病去世了!

小结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所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武术刻不容缓。但是也要拒绝那些借着武术的名义肆意敛财的组织和结构,为武术界正本清源,这样才能够不辜负先辈们的所托,才能够像孙禄堂那样,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参考资料:《中国国术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