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幽門螺桿菌,這纔是真正的我!

它的英文名叫Helicobacterpylori,簡稱Hp。是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的細菌,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甚或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它可是歲數不小,5200年前就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裏面了,它就是“幽門螺桿菌”。

1、長得怪

在身體裏的時候,

大部分時間幽門螺桿菌是彎彎曲曲的:

S形、弧形,都靠在一起,

像魚羣一樣的生活着。

但如果環境不適合幽門螺桿菌生活了,

比如你喫了消炎藥,那它們就變形了,

變成了球形,來抵抗這些藥物。

2、愛好怪

胃總是動來動去(蠕動),裏面還有胃酸。

大部分的細菌要不被趕走,要不就被酸殺死。

而幽門螺桿菌卻喜歡住在胃裏。

3、發現怪

根據科學家們的發現,在5200年前的

木乃伊和阿爾卑斯冰人的胃裏面

就發現幽門螺桿菌存在的痕跡,

但卻是在1982年才被兩名科學家發現的。

科學家們一直以爲:

胃酸裏面怎麼可能還有細菌活着。

直到1982年的一天,

澳大利亞的一個叫馬歇爾的內科醫生

和一個叫沃倫的病理學家,

他們在不僅在顯微鏡下發現了幽門螺桿菌,

而且在實驗室裏面把幽門螺桿菌養了出來。

不是因爲馬老先生髮現幽門螺桿菌,

可能直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幽門螺桿菌。

武漢東大專家提醒:

1)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症狀主要是反酸、燒心以及胃痛、口臭。

這主要是由於幽門螺桿菌誘發胃泌素瘋狂分泌,而發生發酸燒心,而具有胃潰瘍疾病的患者,幽門螺桿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狀胃痛的發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門螺桿菌了。

2)幽門螺旋桿菌能夠引起慢性胃炎。

所發生的主要臨牀表現有:上腹部不適、隱痛,有時發生噯氣、反酸、噁心、嘔吐的症狀,病程較爲緩慢,但是容易反覆發作。

3)患者感染幽門螺桿菌後產生多種致病因子,從而引起胃黏膜損害,臨牀疾病的發生呈現多樣性,而且患者多會出現反酸、噯氣、飽脹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比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多數倍。

4)幽門螺桿菌感染一般有時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這時一般是通過檢查來判斷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幽門螺桿菌這種致病菌,很容易誘發胃腸疾病的發生。

胃腸不適,還在恐懼做檢查?

胃鏡腸鏡檢查是目前發現胃腸道炎症、潰瘍、腫瘤及癌前病變等最簡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畢竟胃腸內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檢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適和併發症,加之少數患者描述的異常痛苦片面放大了患者的感受,因此,有不少人畏懼這種檢查,致使一些胃腸病變甚至腫瘤不能早期確診,而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試試無痛纖維胃鏡、腸鏡

武漢東大中醫肛腸醫院目前推出“無痛胃/腸鏡檢查”,給你帶來了全新選擇。

無痛胃/腸鏡是通過靜脈注射有鎮靜或麻醉作用的藥物,使我們安靜、不焦慮,呈淺麻醉狀態,從而更好地配合醫生的檢查和治療,無記憶,達到無痛苦檢查的目的。

如同睡了一覺就做完了,基本無痛苦,這樣的胃/腸鏡誰不愛呢。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閱讀原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