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袁崇煥該不該死,歷史上爭議不斷。一方面,認爲崇禎愚蠢,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一方面,認爲袁崇煥本就該死,且反間計屬於子虛烏有!需要說明的是,關於袁崇煥該死的原因,雖說有多個,但都沒有說出真正根源!

《明史·袁崇煥傳》中記載,“會我大清設間,謂崇煥密有成約,令所獲宦官知之,陰縱使去。其人奔告於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對,遂縛下詔獄。”

關於這一反間計,細節就不多說了,就和《三國演義》中,周瑜設計,導致曹操殺蔡瑁張允一般,甚至細節都高度雷同。雖說人類總是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自己的愚蠢,但整個大明上下,愚蠢到這一種地步,也可謂舉世罕見了。因此,這一反間計給人感覺不真實!

《明史》是清朝編修,這一記載是清朝官方說辭,如今已經家喻戶曉,談起袁崇煥被殺,幾乎都是說崇禎中計了。需要注意的是,袁崇煥如此死法,既說明了崇禎的愚蠢,也襯托出了皇太極的英明,一石二鳥也!

那麼,是不是崇禎中了反間計,才殺了袁崇煥呢?這裏面有一個大疑問,即:崇禎二年12月,袁崇煥被捕入獄,崇禎三年8月才被處死!也就是說,中間相差了8個多月。通常來說,中反間計都是一時腦袋發熱犯錯,曹操事後就悔恨殺了蔡瑁張允!中間有8個多月緩衝,說反間計,實在讓人難以想象。

可以說,明史中袁崇煥死法,其實很可能是一個謊言,因爲表現的猶如演義小說,給人不靠譜的感覺。讓人遺憾的是,如今人們對此還深信不疑!

既然如此,袁崇煥因何而死呢?關於這一點,大家都瞭解的三個原因,(1)擅殺毛文龍,(2)在沒有朝廷授權下,和皇太極議和,且還“市米以資盜糧”,(3)清軍入關搶劫,督師袁崇煥竟然毫不知情(在十萬清軍入關之後,袁崇煥才獲悉)!因此,孫承宗、王在晉、朱舜水等,對袁崇煥被殺,並不認爲袁崇煥冤枉!

然而,這就是袁崇煥被殺的根本原因嗎?其實,也不是!最根本的證據,就是崇禎把袁崇煥關了8個多月,然後才明正典刑的!如果因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和背叛明朝等而被殺,那麼根本用不着等8個多月,早就被處死了。

其實,有二個細節被大家忽略了,即:(1)袁崇煥被抓之後,關寧鐵騎不打招呼就走了,眼裏根本就沒有皇帝,(2)袁崇煥被抓之後,崇禎控制不了關寧鐵騎,無奈之下,讓獄中袁崇煥寫信給祖大壽,關寧鐵騎纔再度入關勤王!

這說明了什麼?關寧鐵騎,已經脫離了中央管控,成了一支獨立的私軍!在這一種情況之下,崇禎對袁崇煥能放心嗎?所以,袁崇煥必死無疑!即便換成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面對袁崇煥這種情況,也只能殺之!所以,《明史》上的記載,只是給皇太極臉上貼金而已!

因此,袁崇煥被殺,關寧軍不聽中央調遣纔是真正原因,別再被《明史》騙了!關於這一話題,還有兩點值得一提!

第一,毛文龍和關寧軍,雖說在戰略上是互補,但在一定程度上,比如軍費、軍功等上面,卻屬於競爭關係。所以,袁崇煥殺毛文龍,背後很可能有關寧集團的推動。當然,袁崇煥殺毛文龍,也肯定加強了關寧軍對他的擁戴!

第二,從萬曆李成梁開始,遼東就開始集團化,有向私軍發展的傾向。最大的證據是在吳三桂,此人一降清,整個關寧軍上下都降清了,幾乎沒有什麼反對者,這正常嗎?須知,遼東被屠300萬,關寧軍和清軍有血海深仇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