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讓我們通過白居易的一首詩《白雲泉》,來體會一下這種知足保和、獨善其身的閒適思想。正如詩題《白雲泉》所說,白居易在這首詩中,便是藉助了眼前白雲和泉水的逍遙自由,來寄託自己早日擺脫世俗,能夠實現閒適生活的一種渴望。

原標題:白居易的這首詩通篇就像大白話,卻言淺意深

朗誦/寧津融媒體中心 主播 侯康琪

衆所周知,白居易的詩以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歷來爲人所稱道。不過相較於就像大白話的詩歌語言,白居易詩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知足保和、獨善其身的閒適思想,以及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基本吻合而影響更爲深遠。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白居易的一首詩《白雲泉》,來體會一下這種知足保和、獨善其身的閒適思想。正如詩題《白雲泉》所說,白居易在這首詩中,便是藉助了眼前白雲和泉水的逍遙自由,來寄託自己早日擺脫世俗,能夠實現閒適生活的一種渴望。

白雲泉 》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閒。

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首句“天平山上白雲泉”,即天平山上有清澈可人的白雲泉。天平山,在今天的江蘇省蘇州市西。據《吳郡圖經續記》載:“天平山,在吳縣西二十里,其上有亭,亭側清泉泠泠不竭,所謂白雲泉也”。白雲泉,又有“吳中第一水”的美譽。可見白居易在開篇便爲我們點出了吳中奇山麗水、風景形勝的精華所在。

另外,這一句還符合了白居易作詩真實可信的標準。白居易曾在《新樂府序》中明確指出作詩的標準應“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事核而實,使採之者傳信也;體順而肆,可以播於樂章歌曲也”。也就是說,詩歌必須寫得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還能便於入樂歌唱。

次句“雲自無心水自閒”,即雲捲雲舒,無牽無掛,泉水奔瀉,從容自由。一般來說,寫了“天平山上白雲泉”,按道理應在後面突出自然景緻的具體特點,諸如天平山的高聳和“吳中第一水”的清澄之類。但白居易卻直接強調了雲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樂。一方面是爲了便於讀者理解,另一方面則是強調詩人對雲水這種逍遙自由的渴望。

最後“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則緊承次句詩意,說白雲泉,你既然有這種自由自在、自得自樂的境界,又何必再衝下山去,給原本就多事的人間再添波瀾。這裏白居易以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徵着社會上的風浪,表明自己早日擺脫社會風浪的一種渴望。

從這裏的“何必”二字,還可以看出白居易將白雲泉進行了人格化,恰似以一種不理解的口吻詢問白雲泉,你已經那麼清澈而自由了,又何必再衝向山下這個大染缸呢?正如清代田雯在《古歡堂集》中對白居易詩的評價:“樂天詩極清淺可愛”,這兩句詩不就體現了這一點嗎,寫得可愛、風趣。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李珊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