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過扁桃體發炎的經歷,咽乾、喉嚨異物感、喉嚨發癢等多種不適感,但感覺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小病”而已,發炎時喫點藥打幾次針,過幾天就沒事了。

但是,扁桃體反覆發炎人羣表示不服,對他們來說,“扁桃體”是一個磨人的小妖精,三天兩頭就發炎,一年的發炎次數堪比女生“大姨媽”,常年與消炎藥“相依爲命”,經常跑醫院掛水,喫不好睡不好,非常難受……

然後,他們有個宇宙級難題百思不得其解:爲什麼扁桃體總是發炎?難道是天生“發炎體”?

扁桃體位於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會處,是一個免疫活性器官,可產生淋巴細胞和抗體,具有抵抗細菌和病毒的功能,並使整個機體產生免疫,就好比一名“英勇衛士”,守護着人體的健康。

但是,當機體因寒冷、潮溼、過度勞累、菸酒過度等原因而使抵抗力下降,上皮防禦機能減弱,細菌繁殖加強,腺體分泌機能降低時,扁桃體就會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

那麼,扁桃體發炎了怎麼辦?

首先是藥物治療,急性扁桃體炎、慢性扁桃體炎急性發作期以抗生素治療爲主,還可以服用一些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成藥,作爲輔助用藥。

如果扁桃體反覆發炎,治療不及時,炎症就可向周圍組織擴散,最常見的是扁桃體周圍膿腫,向上可引起急性中耳炎、鼻炎、鼻竇炎;向下引起急性喉炎、支氣管炎、肺炎等;

經血液播散至其他器官,引起全身性的病理反應,如風溼性關節炎、急性腎炎、心內膜炎、心肌炎等嚴重疾病,此時的扁桃體“藏污納垢”,成爲危害人體健康的“罪魁禍首”,可以考慮手術摘除扁桃體。

聽到動刀子,可能有人要慌了:扁桃體可是一個免疫器官啊,說切就能切?切了就能一勞永逸?切了不會降低免疫力經常生病?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鮑詩平表示:無論成人還是兒童,當扁桃體引起的病症遠遠高於其免疫功能時,不應該保留扁桃體。

當出現以下狀況時,就應考慮進行扁桃體切除術:

扁桃體過度肥大,妨礙呼吸、吞嚥者;反覆急性發作,每年2-3次以上,有扁桃體周圍膿腫病史;長期低熱,全身檢查除扁桃體炎外無其他病變者;由扁桃體炎引發了腎炎、風溼等病。

鮑詩平醫師強調,兒童會出現的扁桃體生理性肥大,沒有咽痛、發熱等症狀,不伴有吞嚥、呼吸障礙;部分人成年後扁桃體也不會萎縮,但不出現扁桃體發炎,此時就無需手術。

如果想“保住”扁桃體,多一道“健康防線”,那就及早預防扁桃體炎吧,平時要加強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避免着涼,預防感冒;少加班,少熬夜,避免過度疲勞和抵抗力下降;勤漱口,注意口腔衛生;管住嘴,少喫辛辣刺激性食品,多補充水分。

點擊下面的標題,閱讀更多養生文章:

一個傳承千年的補腎烏髮方,央視專題推薦,出自藥王孫思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