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修行,而《西遊記》是一本修行指南。在《西遊記》中,唐僧帶領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持戒律、習禪定、悟般若”,實現了修行,到達西天求取真經。

《楞嚴經》說:“攝心爲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所以“戒定慧”三者是修行之人必須具備的,缺一不可——戒重在修身,定重在禪定,慧重在斷惑。“戒“,重在修身

“戒”指戒律,是佛教三藏教典和“戒定慧”三學之首。“戒”是防非止惡,去惡行善,對個人行爲要求和約束,不侵犯他人。

《西遊記》中,豬八戒代表了“戒”。八戒食慾、色慾未泯,小說中第八回講述了豬八戒的前世,他原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帥,因其“帶酒戲弄嫦娥”,被玉帝貶至凡間。他的前世就未能擺脫邪淫的束縛,甚至因此喪命。今世又投了豬胎,還好喫懶做。唐僧給其取名“八戒”,是希望他能遵守戒律,做一個好和尚。因爲悟能的貪喫、懶做、好色、嗜睡等的壞毛病,菩薩和唐僧才希望他能夠持戒律,才能順利到達西天。

然而,在修行的過程中,難免也有抵擋不住誘惑的時候。八戒經不住美色,做妖怪強佔了高老的女兒高翠蘭,硬做了倒插門女婿,當了和尚還念念不忘翠蘭。在第二十三回中,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薩化作婦人和三個女兒對師徒四人的向佛之心加以考驗,只有八戒“無禪更有凡”,沒有抵擋住美色的誘惑,做了一夜“繃巴吊拷女婿”。在女兒國那一章回中,女王設宴招待師徒四人,只見豬八戒盡“一骨辣魔了個罄盡”,全無收斂盡顯其貪喫之貌。

在修行的旅途中遵守戒律是最基本的條件,八戒一路上都在經受着戒律的修持,卻又頑心、色情未泯,對性和口腹之慾缺乏發自內心的約束,這也是八戒最後被封爲“淨壇使者”的原因之一。佛教中講:“以戒生定,以定生慧。”首先行爲應該合乎規範,這是具足戒;以此心很容易靜下來,這是具足定;之後,智慧就很容易顯發。相反,如果最初不具足戒律,那麼以後的禪定和智慧也就難以獲得。“定”,定重在禪定

“定”爲“禪定”。禪定即要求修行者靜慮息念,消除雜念,使內心平和專注,擺脫散亂沉浮,以達到平和安詳的精神境界,強調由人內心靜修,覺悟心源。一個人有了禪定,就不會被世間的生死、譏、毀、譽等所動搖,喜怒不形於色,苦樂不縈於懷,泰然處之。

《西遊記》中,沙僧給人以沉默寡言、好讓不爭的印象。沙僧前世爲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不小心失手打碎了玻璃盞,而被玉帝貶下凡間。沙悟淨因爲自己做事沒有集中注意力,一時失手犯下了錯誤,這在佛教中叫缺少“定心”。所謂內心不爲妄念所惑,是名爲“禪”,外不爲境界所染,是名爲“定”。觀音菩薩給沙和尚起法名“悟淨”,“淨”即清淨,就有“禪定”的意思。

禪定可使人集聚力量,一個人的身體和內心有了力量,纔有能力承擔生命的重擔,才能克服人生中的種種煩惱、苦難與不幸。當團隊遇到險境時,沙僧往往守護在唐僧身邊,看護行李物資,且若他參與戰鬥之中。第四十回中唐僧被紅孩兒擄走後,團隊中有了散夥的聲音,此時,沙僧堅持要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他的內心有着強大的取經的力量,總是抱定一顆虔誠的心去西天取經,使得他不被外界動搖。“慧”,重在斷惑

慧,譯爲“般若”,三學中的智慧即指通過修行所達到的明辨真理,覺悟解脫的能力。

《西遊記》中,孫悟空代表了“慧”。孫悟空神通廣大,會七十二般變化,能用他的慧眼和慧根看穿妖魔的障眼法和本來面目,讓唐僧了悟菩提祖師的暗示。如在第三十二回中,面對唐僧的憂慮,孫悟空用烏巢禪師《心經》中的“心無掛礙,方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讓唐僧不要憂慮。在第九十三回中“《般若心經》師傅只是念得,不曾求解得。”是孫悟空對唐僧說的,惹來了八戒和沙僧的嘲笑,卻不知“悟空解得是無言語文字,乃是真解。”可見其智慧。

在取經之前,孫悟空膽大叛逆、無拘無束,自稱齊天大聖偷蟠桃、偷仙酒、盜金丹,一場大鬧天宮使得天上的神仙都懼怕他。他的心被貪、嗔、癡、慢、疑所困,於是這五毒化作的五行山便將他死死困住,而且一困就是五百年。五百年的壓制就似一場禪定,讓他由定轉向慧了,讓他張揚的心變得沉穩。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猶如一位苦行僧,將多心修成一心,將一心修成智慧心,智慧心再變成無心,無心便無掛無礙。在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與各種妖魔鬼怪的打鬥周旋中,他不斷地成長與進步,不斷地成就了自己。他從一個魯莽、不諳世事的美猴王走向了成熟,最後被封爲“鬥戰勝佛”。

當然,取經中,孫悟空仍會有不夠成熟、覺悟的時候,所以纔有了緊箍咒的出現,將悟空約束住。從此,悟空每次犯錯,唐僧都會念緊箍咒。隨着離靈山越來越近,他變得更加成熟、覺悟,使用緊箍咒的次數也越來越少。直到後來,他要求唐僧去掉金箍,其實金箍早已在他不知不覺中消失了。這種消失,我們何嘗不能把它看作悟空境界的又一次提升,這緊箍咒讓他懂得持戒,也讓他更加禪定。

八十一難洗禮磨礪了他們的心性,師徒四人從苦到樂,從煩惱到歡喜,從此岸到彼岸,從束縛到解脫,從一個人的自在轉變成願世人離苦得樂的慈悲,走向了悲天憫人的大情懷,在成就了別人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