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在職職工數怎麼統計?工資總額怎麼計算?

01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如何計算?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計算方式是什麼呢?小編今天就詳細的說一說,一般是由企業上年度的在職職工人數乘以安置比例的結果,再減去上年度安排殘疾人員工數,最後再與上年度企業在職職工的年平均工資數相乘得出的。

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應繳納額=(上年度在職職工數×所在地規定的安置比例-安置殘疾人員工數)×上年度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有了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計算公式直接套入數據就可以計算出一年企業應該繳納多少錢了,經過計算之後可以與安置殘疾人就業減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做一個對比,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安置殘疾人就業減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企業通過快助殘服可以免費申請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精算方案,方便企業直觀的看到安置殘疾人就業成本方面的變化,這樣就可以避免風險。

02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計算中在職職工數怎麼計算?

有很多的人在看到在職職工數的時候都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公司每個月都有人數的變化,這個怎麼計算?有的職工不滿一個月就走了這個又該如何認定?

企業的在職職工,是指企業在編人員或依法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的人員。

上年企業的在職職工人數,按上年本單位在職職工的年平均人數計算(結果須四捨五入取整數)一般來說,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上年度12個月職工人數之和÷12。季節性用工應當折算爲年平均用工人數。以勞務派遣用工的,計入派遣單位在職職工人數。

用人單位與員工簽訂合同1年以上,中途離職或退休,或是在下半年才簽訂的1年以上的合同,此員工應計算在在職職工平均人數內。用工年平均用工人數=用工人數×用工算術平均月數÷12個月(結果須四捨五入取整數)。

季節性用工年平均用工人數=季節性用工人數×用工算數平均月數÷12個月(結果須四捨五入取整數)。例如:季節性用工有100人,用工時間爲2個月,季節性用工年平均用工人數=100×2÷12≈17人。

03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計算中殘疾人人數如何確定?

在計算中殘疾人人數是指已經通過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覈定的人數(如果企業安置了10名殘疾人但是沒有申報審覈或者因爲別的原因錯過了殘疾人就業情況申報時間,在計算繳納殘保金的時候是按照未安置殘疾人就業來計算的),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主要審覈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殘疾人需要有合法的證件、在國家規定的就業年齡段內且不存在雙重、多重就業,企業與殘疾人簽訂一年以上的勞動合同,爲殘疾人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按照規定發放工資。在殘疾人就業情況認定的過程中殘疾人不受戶籍限制。和在職職工計算一樣勞務派遣用工的計入派遣公司。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在職職工數怎麼統計?工資總額怎麼計算?

04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計算中職工年平均工資怎麼計算的?

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計算中很多人都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在計算年均工資的視乎工資總額是實發數還是應發數;是不是刨除社保、納稅;是包含獎金、福利、分紅還是不包含?

其實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計算中涉及到工資的總額計算口徑:工資總額由以下列六個部分組成:(一)計時工資;(二)計件工資;(三)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加點工資;(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統制字[1990] 1號、勞動工資統計報表制度2018)

在計算殘保金繳納基數時,既要按照“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明細科目進行提取數據,還要算上集體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即“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科目。

總之,殘保金計算的工資總額,是上述兩科目的本年借方發生額之和,不是扣除個人所得稅、保險和公積金後的實發數,也不是計提數。

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按用人單位上年在職職工工資總額除以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計算。

另外快助殘服在這裏需要提醒一下,很多高薪企業都會感到一定的壓力,其實企業也無需擔憂,在實際計算中平均工資是有上限的,即企業的在職職工年均工資超過所在地社平工資兩倍的按照兩倍計算,未超過兩倍的按照實際數額計算。

社會平均工資執行口徑:按企業所在地統計部門公佈的上年度城鎮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確定。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計算問題今天就聊到這裏。關於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計算你是否已經瞭然於胸了呢。

殘疾人就業丨只繳納殘保金難盡全功

主要城市殘保金政策分析對比丨快助殘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